专栏

“重仓”长沙的大学生创业者,看到了什么?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湖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火热概况,再合适不过了。

2024年9月,湖南省委书记向全球大学生发出了“欢迎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的邀约。一年时间过去,我们也好奇,在长沙,这句口号究竟激起了怎样的浪花?最近,一场特殊的“City Walk”给了我们答案。

2025年10月下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旅客”抵达长沙。

他们去了天心阁、逛了铜官窑,但此行目的不只是打卡。他们装着商业计划书、路演PPT和个人的梦想,借“2025年全国高校学子长沙行”活动的机会,见到了一批同在创业的年轻人,参观了一批配置齐全的创业基地,深入企业、对话专家,当然也顺便感受了一把星城的生活气息。

get?code=NDM2Y2U3YzkwZGJhNDJkZGQ2NWZlMzBmMDI0MDM2YzgsMTc2MTQ2MTM5MTA0Mg==

(图源:活动官方)

这是一场深度的“访学”。正是这群年轻的创业“追梦人”,用他们的脚步和见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带着放大镜审视长沙的机会,亲眼见证这座城市火热的创业之心,解答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从发出邀约到交出答卷,长沙这一年究竟做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长沙培养的创业者:视野看齐一线,实力把握风口

要规模有规模,要质量有质量,这是长沙大学生创业给人最直观的印象。这一点可以从创业者的“画像”里看出来。过去一年,长沙的创业版图迎来了肉眼可见的扩张。

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全市新增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8028户,月均新增669户,是支持大学生创业行动实施前的2.1倍;其中,新增创办企业的月均数量更是行动前的1.7倍。在长省内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总数和注册资金总额,分别占到了全省的40.4%和54.2%。

单是数字的井喷就已经展示了长沙创业氛围的浓厚,当拨开数据的表层,我们还会发现一个重要细节——长沙这批新的创业者,不是大家想象中初出茅庐、一腔热血的普通学生,而是一批视野看齐一线、实力抓住风口的“硬核年轻人”。

在全市大学生项目情况里,有一个关键数据引人注目: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占比高达67.5%。与此同时,从项目的领域来看,技术创新类创业项目占比达78.3%,其中,聚焦新兴和未来产业的创业项目占比也达到了71.7%。

从湖南大学何海涛的苗朵夏彤智能,到中南大学苏行的“球秀”科技,再到国防科技大学顾善植的汇视威智能,这些崭露头角的标杆项目,瞄准的不再是传统的商业模式,而是人工智能、科技体育、机器视觉等前沿领域。

get?code=MzcyOWM4YmVlYmExNGQyODhjMDNmNjMwYTE2Y2E2NWYsMTc2MTQ2MTM5MTA0Mg==

(图源:长沙晚报)

这清晰地表明,长沙吸引青年人才创业,绝不只是体现在人才的“流量”,而是兼具创新的质量和厚度。

那么,为什么一批和他们类似的年轻人会看到,并且敢于投身这些有创新、有挑战的创业领域?他们的涌现和长沙的关联是什么?

这绝不是偶然,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长沙将创业理念和政策的触角,从“社会面”深深扎根到了“校园端”,从而激发了最有想法、有技术,同时对社会经济趋势了解最深刻的年轻人站出来实现梦想。

校园是年轻人的起点,也是政策的“第一公里”。过去这一年,各在长高校均已成立创业学院,并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一万多名年轻人参与了“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创业的种子在校园里就被悉心浇灌。还有一批知名企业家、技术专家、创投大咖组成“百人青年创业导师团”,向创业者提供来自企业一线、趋势一线的经验分享。

而另一边,长沙还以产业的联动打通了面向市场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技术走出实验室,最怕忽略现实。长沙依托其强大的产业基础,构建了多元化的孵化矩阵。

无论是“马驹计划”孵化中心,还是三一众创、天仪研究院、拓维信息等垂直领域的孵化基地,都在极力促进高校资源、产业场景与资本的精准对接。

get?code=NTU2NGJiOTIyYWNjNjA3ZmM0YmFlOGQwZDYxYTViYTEsMTc2MTQ2MTM5MTA0Mg==

(图源:活动官方)

这种紧密的校企联动,让实验室里的一个想法紧紧围绕现实展开,能够快速找到验证的土壤和成长的伙伴,在高效的交流中真正实现了技术转化、企业孵化与人才创业的协同发展。

在长沙,创业梦想落地为什么是简单模式?

如果说高质量创业者的涌现是结果,那么长沙那一套被反复验证、直击痛点的政策体系,一定是最重要的原因。

创业可以起源于实验室,但不能一直停留在实验室,一旦走到社会的舞台上,年轻人一定会提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到长沙、留长沙,我到底能得到什么?”

事实上,包括校园支持在内,长沙围绕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七个一”行动,将政策细化为51项具体举措,为创业者在初创、成长、壮大的不同阶段,精准匹配了所需资源。

举个例子,初踏入社会实现身份转换的过程中,年轻人最大的焦虑莫过于对立足的担忧。长沙的政策设计,首先解决的就是这个“活下去”的问题。

清华大学学生方子添就感叹:“长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可以拎包入住的政策。”这个入住可以分为两个角度看待,对于来到长沙的新人,覆盖全市的20家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提供最长可达14天的免费住宿以及相应的信息指导,平均入住率高达87.4%。而如果打算安定下来,还有3.4万余套青年人才公寓提供“租6免1”的优惠政策。

get?code=MDljYTIxNGIzNWFmZTY2NzQ4YjNlNmVjN2U5NzZjNTAsMTc2MTQ2MTM5MTA0Mg==

(图源:活动官方)

值得注意的是,长沙还特别关心大学生创业起步的艰难,开公司也同样是“拎包入住”,来了就是“精装房”。

“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湘江新区说可以三年免租金免水电。”长沙湘之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本杰的这句话,道出了无数初创者的心声。

全市125家各级创业孵化基地,不仅提供物理空间,更配套了人力资源、财税法务、投融资对接等“保姆式”服务,让创业者可以心无旁骛地聚焦核心业务。当下,它们正在孵化的实体高达4633个,无微不至的托底与支持覆盖了成千上万的奋斗者。

解决了生存问题,发展的瓶颈紧随而至,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钱”。对新创业者来说,几乎每一分钱都是及时雨。长沙没有大水漫灌,而是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融资体系。

省市共同设立的5.05亿元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明确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最具潜力的种子期项目提供“耐心资本”。

对于发展速度更快、需求更广泛的青年创业者,最高500万元的全额贴息创业贷、100万元的无抵押零担保“小荷优才贷”等金融产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过去一年,全市发放创业贷款2.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

get?code=NDMyOTE5ZjA4ZDI4NTY1YTExN2M4YWRlZDY5MDIzNGUsMTc2MTQ2MTM5MTA0Mg==

(图源:活动官方)

此外,真金白银的奖励也毫不含糊。在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中胜出的项目,落地转化最高可获50万元资助;被评为“小荷”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也能得到最高20万元的支持。

2022年“小荷”青年创新人才郭东妮分享道:“这20万,(我用来)采购设备,去了德国,看了最先进的制造装备展,去各种各样的论坛学习、晋升。”这笔钱,成为她撬动梦想的第一个支点。

当然,除了硬核的政策,长沙还提供WLB(Work Life Balance)的环境,提供湘江的风景、天心阁的古韵。不过对于创业者来说,也许长沙政策带来的安心,才是成长路上最亮眼的风景。

《“双肩包”行动十条》《湘江科学城人才十条》《马栏山人才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成就了他们在长沙“高品质生活、低成本创业”的豪情。而我们从这种和谐中,还看到了一个更大的未来。

长沙的创新创业,还有更大的引力

今天的成绩斐然,但这对于长沙而言,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在一系列扎实政策的催化下,这座城市的创业生态,现在有了十分明显的外延性。长沙努力推动着这股趋势像滚雪球一样壮大,有足够多的梦想和支持举措在这里共鸣,或许会持续上演“无限进步”的成长故事。

get?code=MjBlNDJhMjlmZDc5Njc3NzlhOGY3MTcxMjFjNTU0MzksMTc2MTQ2MTM5MTA0Mg==

(图源:活动官方)

首先,长沙在过去一年奔走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把长沙的优势传播到全国各地,把创业政策宣传摆到了火车站、机场,可以说竭尽全力地消除了信息差,对外发出了长沙的声音。加上一批年轻创业者已经跑出了成果,口碑带来的“飞轮效应”正在形成。

230个“小荷”青年人才创业项目,8000多户经营主体,上万的相关就业,第一批“吃螃蟹”的创业者本身就是最好的展示窗口。他们的成功故事和亲身体验,通过社交媒体和《在长沙都实现》《湘A青年》等传媒内容,正在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

“我/我朋友在长沙创业很不错”会不会形成一种口碑?答案是肯定的,这必将吸引更多观望者下定决心,形成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

其次,人才生态会带来最强的“聚变反应”。长沙深知,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因此,它不遗余力地搭建对外展示的舞台。

从承办“中国创翼”“创青春”“‘金种子杯’”等国省级顶级赛事,到持续举办“世界名校博士长沙行”“全国高校学子长沙行”等特色推介活动,长沙正在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创业青年思想交流“培养皿”。

get?code=ZGQwMDU5YWFlZjliN2NkMTcyZmQwMTBjYTExYWUxY2QsMTc2MTQ2MTM5MTA0Mg==

(图源:飞梦雨花)

过去一年,长沙向国内150多家投资机构推介160余个大学生创业优质项目,先后举办创业沙龙、资本对接会等活动247场。

年轻人在汇聚,创业要素也在汇聚,每一次路演、每一次碰撞、每一次合作,都在为这个生态系统注入新的活力,也在不断提升长沙在中国创业版图中的声量与地位。

未来,随着孵化载体矩阵的持续提质升级,这种“聚变反应”将更加剧烈。

最后,长沙雄厚的产业底蕴也还没有发挥全部实力。长沙全市拥有的12个经济产业园区、17条产业链、6个千亿级的产业群以及近9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大学生的创业构想提供了广阔的“试验田”。而这里面的无穷前景,还要交给创业者们去发掘。

总之,当前长沙仍在规划继续丰富政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对综合服务的加强,对种子项目、成长型项目的摸排,对社会力量的引导,都在体现长沙“耐心城市”的姿态。

通过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句千年古训,在今天的星城大地被写上了全新的注脚。它不再仅仅是历史的回响,而是正在发生的未来。

如今的长沙,凭借其精准、务实、温暖的落地政策,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年创新创业思想碰撞高地、大学生创业的城市枢纽。

以长沙为原点,这群背着双肩包的“追梦人”,将更加自信,也更加从容地走向世界。

来源:松果财经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马可波罗:瓷砖巨头开启“新游记”
« 上一篇 10-26
下一篇 » 10-26

相关内容

“重仓”长沙的大学生创业者,看到了什么?
马可波罗:瓷砖巨头开启“新游记”
Q3增收又爆利,平安好医生股价为何却仍在回撤?
宇树发布H2,优必选斩单,人形机器人走向实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