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千亿领益智造赴港再上市!苹果链巨头、独供特斯拉、已获优必选亿元单

千亿巨头赴港上市再添一员硬科技大将。

9月29日,A股上市公司领益智造(002600.SZ)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项,以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加强海外业务布局,拓宽海内外并购和融资渠道,提高公司国际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AI终端硬件核心供应厂商,领益智造是典型的苹果链供应商,但它并未止步于消费电子精密件供应商角色,而是锚定AI 终端硬件、新能源、机器人三大万亿级赛道,并正在逐步构建 “一体三翼” 生态体系。

get?code=ODY0YTAyODhhNzViOTU2NDVhY2I2NzM5M2I5ZmFiODUsMTc1OTIyMDAxNzMwOQ==

科技大牛市中,领益智造这类实力硬科技企业赴港上市无疑是备受资本市场关注。消息一出后,领益智造当日股价10cm封板涨停。截至今日发稿前,其A股总市值达1135亿元,显示积极的市场反馈。

消费电子赴港上市潮起!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制造链的重要力量,今年国内已出现一波产业链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在领益智造之前,已有蓝思科技、立讯精密、华勤技术、歌尔股份等多家企业公布公司或子公司赴港上市计划。据悉,传音控股近期也在评估赴港上市的可能性(目前尚未官方回应)。

这一趋势的背后,主要受到全球贸易环境多变、客户本地化服务需求提升的双重推动。加之这些企业多与苹果、华为等全球科技巨头深度绑定,受到国际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具备较强的跨境融资能力。

具体到领益智造,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精密功能件、结构件、模组等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与解决方案,产品覆盖AI手机、折叠屏设备、AI PC、平板、影像显示、电池电源、热管理、AI眼镜、XR设备、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及机器人等行业。

2025年上半年,领益智造实现营业收入236.25亿元,同比增长23.35%;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35.94%,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从销售区域看,公司超七成收入来自海外,境外销售占比仅为25.79%,显示其在国际市场已具备较强的供应链实力与品牌认知,与港股多元化的国际资本结构高度契合。

截至目前,领益智造已在全球布局58个生产基地,形成“近客户交付”网络。例如墨西哥基地于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距特斯拉德州工厂仅200公里,可实现电池壳体48小时极速交付;土耳其工厂承接华为折叠屏组件,有效规避欧盟贸易壁垒;印度基地则满足苹果本地化采购要求。这种布局使其在 2025 年供应链波动中海外收入实现稳定扩张。

不止于消费电子!

而业务驱动力上,进一步细究这份财报可发现,消费电子仍是其核心业绩基本面,贡献了公司总收入88.32%。上半年领益智造AI终端业务实现收入208.65亿元,同比增长17.26%,核心业务基本面依旧很夯实。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知名科技大企苹果公司便是领益智造的重要客户,并为其贡献了不小的业绩量。

但趋势上,显然其战略重心已向高增长领域倾斜: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189%,光伏储能增速达 212.98%,机器人板块虽占比不足1%却已斩获优必选亿元订单。

总体来说,上半年其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实现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长38.41%,且毛利率同比提升13.27个百分点;其他业务实现收入约15.77亿元,同比增长212.98%。

对此,领益智造也曾公告强调,未来将全面发力机器人、服务器、AI眼镜、低空经济等“第N增长曲线”,并坚持“国内国外双轮驱动”策略——在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海外盈利的同时,持续深耕国内需求,加固企业护城河。

这种产品路线布局,显然精准踩中多个细分电子产业的风口周期:

在消费电子领域,折叠屏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12% 飙升至 2025 年的 19%,领益智造铰链市占率超 30%,单机价值量突破 100 美元;

而在汽车电子领域,随着特斯拉Cybertruck交付放量,电池结构件需求上升,领益智造相关产能从2亿片扩至5亿片;同时,800V高压平台渗透率达35%,带动液冷需求激增,其为特斯拉Dojo超算供应冷板1.2万套,月产能达1.5万件;

此外,其还通过收购江苏科达直接切入奇瑞、理想供应链,实现从 Tier2 到 Tier1 的跨越。多重新增量产品需求叠加推动其汽车业务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6月,其汽车企业订单新增了8.5亿元,其中比亚迪单次下单300台,广汽下单200台。

独供特斯拉Optimus Gen 2,领益智造掘金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赛道是领益智造最具创新性与突破性的长期战略方向。根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定位为“全球头部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提供从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ODM到整机组装的全流程服务,目前已为多家行业领先的具身智能企业完成了数千套整机加工订单。

精准把握科技风口,离不开领益智造对技术研发与投入的坚持。数据显示,其研发投入连续三年增速超20%,2025H1达11.28亿元

事实上,公司的机器人布局可追溯至2009年,已前瞻性切入工业机器人领域。据悉,通过攻克核心部件技术,其减速器成本较日本同类产品低约30%,成功打破了纳博特斯克等公司的长期垄断。

总体来看,面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热潮,领益智造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独特策略:一方面坚持自研,聚焦工业应用,已推出“有加”仿生机器人、小Q机器人、巧手机器人等多系列产品,积累相关专利超400项;另一方面,积极与头部人形机器人品牌开展合作,拓宽产业生态。

就在赴港IPO消息公布前,领益智造先后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并于8月完成签约,不仅为其提供硬件支持,还开放应用场景用于算法训练与测试。

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直接反映在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上:据悉,其机器人关节模组产能利用率从2025年一季度的60%快速提升至二季度的75%。待2025年四季度实现批量交付后,该业务有望贡献约12亿元收入,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支撑。

订单的持续落地进一步印证了其技术实力。领益智造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合作已由百台意向订单升级为300台确认订单,单机价值提升至5.2万元。此外,公司产品已进入市政服务领域,于6月成为深圳市政机器人核心供应商,首批200台机器人已投入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领益智造已成为特斯拉Optimus Gen 2的核心供应商,独家供应轻量化关节模组、高功率散热模组和碳纤维机身,单机价值达3.2万元。目前,其关节模组年产能达500万套,已进入优必选、Agility Robotics等全球机器人企业供应链。

为应对市场需求爆发,领益智造正加速产能扩张,计划将“年产十万台人形机器人”的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并同步扩建东莞、苏州、墨西哥三大生产基地。

近日,公司还宣布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东莞领智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工业具身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优化,基于智元本体方案进行二次开发。合资公司计划建设2条专属产线,将月产能从500台提升至1200台。

这一系列在机器人领域的密集布局与强劲增长,或许也是领益智造此次寻求赴港上市的重要战略考量。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一年募资超150亿,地平线想赌一个新的未来
« 上一篇 09-30
向安卓靠拢,苹果开始裸泳
下一篇 » 09-30

相关内容

快手商业生态体系升级,成立生活服务事业部 刘逍任负责人
向安卓靠拢,苹果开始裸泳
千亿领益智造赴港再上市!苹果链巨头、独供特斯拉、已获优必选亿元单
一年募资超150亿,地平线想赌一个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