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问题凸显,国豪养发如何突围?
编辑 | 余溯
出品 | 潮起网「加盟指南」
近年来,中国养发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2025年头皮护理市场规模预计达242亿元,发展潜力明显。但与此同时,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大量头部品牌通过技术、服务、文化IP等差异化策略抢占细分市场。
其中,国豪养发作为“轻奢养发体验”的代表品牌,近两年扩张态势十分明显。
不过,国豪养发虽以高端定位和科技赋能立足一二线城市,却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竞品技术同质化,二是2024年旗下产品因成分问题被药监局通报导致的品牌信任危机。
如何在红海中突围?从国豪养发的发展案例中,也许可以窥见行业的真相。
技术壁垒与区域市场的双重挤压
当前,养发行业已形成“功效派”与“体验派”两大阵营。
其一,是“功效派”,以百莲凯、高萃为代表,这些品牌通过智能检测设备(如百莲凯的头皮检测仪)和专利技术(如高萃的纳米渗透技术)锁定脱发、白发等刚需人群,消费者复购率表现良好。
其二,是“体验派”,在行业中,有草印美茶麸养发以非遗茶麸技艺打造文化场景,也有雅之酸植物养发主攻年轻女性客群,他们均通过差异化体验来避开行业价格战。
在此背景下,国豪养发势必面临头部品牌的技术围剿。
国豪养发虽在南方市场通过长沙和庄店初步立足,但面临区域性品牌的强力阻击。例如,草印美茶麸养发凭借南方消费者对茶麸的认知优势,推出“茶麸+艾草”季节套餐,溢价能力突出;而蒙安养发则以灵活的下沉市场策略,覆盖二三线城市家庭客群。
可以看到,面对行业发展现状,国豪养发存在区域市场的渗透困境,其中的关键矛盾在于,国豪的“轻奢定位”在一二线城市需直面百莲凯等品牌的功效竞争,而在下沉市场则面临蒙安等的价格压制,技术优势尚未转化为市场护城河。
信任危机背后,急需从产品溯源到品牌形象的重塑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国豪养发旗下产品“沁润丝滑发膜”因质量问题被药监局通报事件,不但影响了品牌信任度,还暴露了国豪在供应链管理上的短板。
在原料端,国豪养发存在未严格筛选供应商资质、导致成分不合规的风险;在生产端,品牌缺乏智能化品控设备,人工操作误差难以避免。
更加严峻的是,此事直接导致消费者对“科学养发”理念的质疑,加盟商信心受挫,部分门店还因此出现客流量下降的情况。
国豪养发所遭遇的品牌信任危机,是养发行业更进一步之前的提前预演。
而想要重建信任的话,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施行全链路透明化,建立原料溯源系统,公开供应商检测报告,并与第三方机构(如SGS)合作定期抽检,确保符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企业危机公关进行升级,针对受影响消费者提供免费复检与补偿方案,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工厂改造与质检流程,强化“科技+严谨”的品牌形象;针对加盟商进行赋能,推出“质量保障基金”,承诺若因产品质量导致客户流失,总部承担营销补救费用等等。
创新突围或是解药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品牌“前科”,国豪养发在行业中的突围难度不小,但并非意味着其没有机会。
事实上,当下流行的技术迭代与生态重构便是解药。
一方面,国豪养发可以聚焦技术升级,从“检测仪”到“AI养发生态”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壁垒。例如在个性化服务深化上,可以借鉴发如锦的智能洗养发机器人经验,开发融合中医辨证的AI诊断系统,动态调整护理方案(如根据头皮PH值推荐草本配方)。
另一方面,产品线扩展能够有效开拓品牌业务领地,比如针对年轻客群推出居家护理快消品(如防脱精华喷雾),与门店服务形成“到店+居家”双场景闭环。
技术与产品层面以外,利用轻资产与数字化赋能的加盟模式革新同样重要。
目前行业的大势所趋是降低加盟商的投资门槛,品牌可以在三线城市试点“25㎡轻奢小店”,降低设备费用,总部提供“共享检测仪”租赁服务,减少加盟商的初期投入。
另外,要善用数字化运营工具。例如为加盟商配备智能会员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区域消费偏好(如南方偏好茶麸护理),动态优化营销策略。
需要指出,目前国豪养发所聚焦的“轻奢”定位,其实难以让其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想要形成独特差异化的话,需从“轻奢”转到“专业医疗背书”。
为此,或是重视跨界合作,与中医药机构联合研发“防脱生发”专利配方,申请“药械字号”资质,强化技术权威性;或是深耕内容营销,邀请医学专家录制头皮健康科普系列视频,在知乎、小红书等平台建立“科学养发”知识社区,吸引高净值用户。总之,新时代下的养发行业还有很多“牌面”可打。
国豪养发的突围之路,要穿越“长期主义”周期,更要平衡短期市场压力与长期品牌价值。整体来看,一方面,品牌要通过技术升级与加盟模式优化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以透明化品控和专业化内容重建消费者信任。
只要将“科学养发”从口号转化为可感知的产品力与服务力,国豪养发就能在千亿市场中实现从“红海挣扎”到“蓝海领跑”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