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市场份额罗生门,要怪全景相机的赛道有点小?

市场份额罗生门,要怪全景相机的赛道有点小?

文丨罗弋

出品丨消费最前线

最近,刚因为“降价风波”拉扯过的大疆与影石,又为两份数据不一致的行业报告争了起来。

这两份报告分别来自“久谦咨询”、“沙利文”。久谦咨询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中,影石份额为49%,大疆为43%;而在沙利文发布的报告,则称影石占75%,大疆仅占17.1%。

至于谁真谁假,截至目前都没有定论。

但戏剧化的是,久谦咨询方面表示,其报告数据基于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及社交媒体监测。《科创板日报》记者报道,大疆三季度其全景相机出货量为29万台,销售额达8.6亿元,与久谦咨询所估算的数据基本一致。

《网易科技报道》报道:影石2024年下半年全景相机收入为16.5亿元,销量61万台,与影石创新招股书数据基本一致。

而沙利文的报告发布后经历两次下架,且目前不支持获取和下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大疆真的凭借首款产品Osmo 360,在短短三个月内拿下全球43%的市场份额。即便这家企业在无人机赛道的市场积累可以转移到全景相机市场,但仅三个月夺取近半壁江山,这一市场本身是否有些小众了?

2015年,日本理光发布的第一款 360°全景相机,全景相机市场正式开启。不可否认,截止目前为止,全景相机作为细分市场,仍然面临认知门槛高、场景拓展慢的挑战,整体规模有限。

观研报告网数据显示,2020至2024年,全球出货量从113.2万台增至234.4万台,市场规模从32亿元增长至58.5亿元。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264.7万台,市场规模约66.1亿元,行业增速已呈现逐步放缓趋势。

或许,一心想要捍卫自己行业地位的大疆与影石谁也没有错,要怪只怪,全景相机的赛道,还是太小了。

大疆、影石最该防的是手机?

仅从当前的市场规模来看,全景相机确实无法与正常相机、智能手机等大众消费电子产品相提并论。但有意思的是,一股短视频创作热情正席卷全球。

数据显示,全球vlog用户数5.2亿人,户外运动消费人数2.2亿人。《2025年全景相机产业发展环境及市场前景分析》显示,短视频平台如抖音、Meta开辟全景内容专属流量入口,360度全景内容日均上传量同比增长210%。

消费端的积极反响刺激了无数资本与创业者。

这两年,除了一直活跃在市场前沿的头部企业影石,与刚入局就引得整个赛道风云变迁的大疆外,至少还有七家出身大厂的创业者。不完全统计显示,这其中包括前小米高管马骥;前大疆如影产品负责人苏铁;追觅参与投资了光子跃迁;前美团高管创立了Looki。

同时,手机厂商也按捺不住野心。OPPO、vivo被报道在研发手持云台相机;荣耀在AI概念机的宣传图中,在手机上加了一个云台摄像头,可从手机背面展开,并能从任意方向拍摄照片和视频;华为申请了折叠光路设计专利。

大疆与影石为“谁是第一”抢破头之际,其实更应该提防一下这些新玩家,特别是手机厂商。

要知道早些年,相机牢牢把持整个消费影像市场,可随着手机影像技术的飞速迭代,从像素提升到光学防抖,从单摄到多摄组合,硬生生抢走了大批普通消费者对相机的需求,让传统相机陷入增长困境。

OPPO影像认知总监程卓分享了一组数据:2000年,全球拍摄照片约800亿张;到2024年,这一数字变为超过2万亿张,其中90%以上来自手机。如今手机厂商把触角再次伸到全景相机、运动相机领域,和当年抢相机市场时如出一辙。

更何况,在全球智能手机消费增速见顶、硬件利润下滑的大背景下,手机想要寻找新消费亮点的决心更胜从前。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小幅下降至2.889亿部。

利润方面,在国产手机厂商大部分都困在利润里,甚至雷军公开表示小米硬件业务综合净利润不超过5%的时候,全景相机厂商的盈利能力相当可观。以影石为例,影石创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高达51.49%、55.95%和52.20%。

这也难怪手机厂商会紧盯这片市场。

苹果VisionPro2的视网膜投影技术允许用户通过注视点选择全景视频焦点。9月底,界面新闻报道,OPPO内部已启动智能影像产品的立项,早在2023年,OPPO就对外宣布,其在影像上的投入每年超过10亿。

市场份额罗生门,要怪全景相机的赛道有点小?

另外,手机厂商最大的优势在于供应链与资金的绝对掌控力。

它们能轻松撬动 CMOS 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锂电池等核心硬件的庞大供应链,依托成熟的精密结构设计和大规模量产经验,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是其他入局厂商难以企及的。

影像技术的高复用性让手机厂商无需从零起步。多年来在手机影像领域积累的镜头与传感器选型能力、防抖算法、AI 智能优化、色彩还原等技术,可直接迁移至全景相机产品,省去漫长的技术研发周期。

最后,庞大的用户基础与成熟渠道构成天然护城河。手机厂商手握海量存量用户,门店网络和售后体系遍布各地,无需额外投入搭建渠道,还能借助现有生态进行品类延展,让全景相机快速触达消费者。

2024年全球全景相机相关专利申请量达1.2万件,中国占比38%居首。到底谁是行业第一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步还能不能再出现一个三月内冲击行业市场份额的“新玩家”。届时,大疆与影石又要怎么面对……

让全景相机赛道“更大”一些?

不可否认,目前全景相机的应用多集中于媒体娱乐领域。

久谦咨询一份用户画像显示:全景相机的用户主体是运动用户,约占47%、学生党约占20%、内容创作者15%、科技党发烧友10%、家庭用户8%。同时在使用场景中,运动户外占比66%,社交记录占比29%。

市场份额罗生门,要怪全景相机的赛道有点小?

无独有偶,《全球及中国全景相机市场前景分析报告》中也显示,2025年全球消费级产品销量预计占市场总量的60%以上。但事实上,从产品类型来看,全景相机行业可细分为入门级相机,专业相机。

从终端应用来看,全景相机可应用于汽车,媒体与娱乐,商业,军事与国防,医疗保健,其他等领域。相比消费级,专业级市场聚焦影视制作、工业检测等高要求场景,销量占比不足20%。

大疆与影石在全景相机赛道的“头把交椅”之争,本质上是存量市场太小。新浪财经发布的《2025年影石创新研究报告》显示,2022-2024 年,影石公司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占比均超过80%。

若是两者跳出单一竞争框架,转向扩大市场边界,这比一味地解释报告“罗生门”更具长期价值。况且,目前这一赛道的瓶颈并非供给过剩,而是大众认知不足与场景渗透有限,多数消费者仍将全景相机视为小众玩具,其在商业、医疗、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尚未充分激活。

这几个垂直赛道的应用价值不比消费端低。“央广网”统计显示,专业级应用在全景相机总需求中的占比已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32%。

《2025年全景相机产业发展环境及市场前景分析》中详细地分析了在影视制作领域、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应用、智慧城市与工业检测、医疗教育领域……全景相机的使用前景。

比如在影视制作领域。

据悉,2025年好莱坞影视项目中8K全景相机的采用率达到40%,AR/VR内容制作需求带动专业设备单价突破5000美元门槛,推动该细分市场规模达12亿美元。建筑行业应用中,全景相机被广泛用于工程进度记录和远程协作,防爆型全景相机用于变电站巡检,全景相机模块进行太空环境监测。

当然,房地产行业是全景相机专业化应用的典型代表。

2025年全景看房解决方案占据新房营销市场61%份额,贝壳找房数据显示全景房源点击转化率较传统图片高3倍。圆周率科技的Pilot系列全景相机被广泛应用于房产展示,2025年全球房地产科技市场规模达800亿美元。

市场份额罗生门,要怪全景相机的赛道有点小?

如何让全景相机赛道“更大”?

除了需求唤醒之外,技术催动才是第一位。只不过,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集中度高于专业级全景相机,这一领域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相比之下,专业级市场仍处于发展期,大多数玩家处于探索阶段,市场相对分散。

据悉,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头部玩家有影石创新(Insta360)、日本理光(Ricoh)、GoPro三家企业,如今又加上了大疆。国内其实还有很多小厂家,比如小蚁科技、海康威视、圆周率科技、得图网络、看到科技、泰科易科技等。

得益于供应链优势,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几乎能囊括全景相机的大部分零部件,这也让不少小厂商应运而生。但正是由于入行门槛越来越低,才使得整个行业中的企业技术参差不齐。

时至今日,无论是消费级、还是专业级,技术都成了全景相机出圈的重要资本,8K超高清分辨率、240帧高刷新率、轻量化和续航能力、AI和VR/AR……持续推动创新。

一份用户需求追踪报告显示,到2025年,消费者对全景相机的关注点,已从早期的“玩法单一、后期复杂”,转变为对“画质、稳定性、夜景表现和生态系统的综合体验”等更严苛的性能要求 。

从头部企业的研发成本中也可窥得技术的重要意义。

2025年前三季度,影石研发总额超1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研发投入达5.24亿元,同比增长164.81%,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为17.81%,持续聚焦全景影像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领域外,本季度加码定制芯片。

大疆Osmo 360刚登场就拿出了原生8K画质,以及一块专为全景设计的全新方形高动态影像传感器,还有脱胎于大疆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和Ronin专业云台的增稳算法。京东“户外全景运动相机热卖榜”,大疆Osmo 360发布不到3个月已居榜首。

作为占据全球市场高等份额的头部双雄,影石的技术爆发力,叠加大疆的品牌沉淀,全景相机不应该只困在一两份报告里。

下一步,生态至上?

国庆长假、双 11、年终大促……每年第四季度都是消费电子传统旺季。

公开资料显示,保守估算大疆该季度全景相机销售额不低于第三季度的8.6亿元。

影石创新虽未披露全景相机具体销售情况,但“21世纪经济报”结合业务占比与营收预测,2024年全景相机ONE X、ONE R 系列合计销售额 29.9 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 54.1%。

2025年影石推出新品,叠加应用市场走入大众,保守估计下,2025 年影石创新全景相机业务占比可提升至 60%-65%。

狭路相逢,谁也不服,双方各出奇招。

近期大疆已经开始打起了价格战,而影石也加大了营销力度。在Q3财报中,影石并未单独公布三季度的销售费用,但前三季度合计销售费用为11.3亿元,同比增长约为102.5%。

在这场行业重构中,单纯的硬件参数比拼、价格战、品牌影响力或许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全景相机厂商正跳出“一次性销售”的局限,转向挖掘用户终身价值的深层商业布局。有行业报告也预测过,全景相机消费级市场可能经历洗牌,拥有自主ISP芯片设计能力的硬件厂商和开发垂直行业AI分析套件的软件服务商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就目前来看,大疆、影石、乃至整个全景相机市场都走上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共同“归途”:生态至上。“硬件入口+内容生态+场景落地”让全景相机摆脱了孤立设备的属性,进一步走向大众市场。

比如,影石创新推出创作者社区,提供素材分享和技能培训,试图建立“设备销售—内容创作—社区活跃—更多销售”的品牌闭环,据悉,影石官方 Tiktok 媒体账号积累了超过 200 万粉丝。

大疆过往的盈利模式虽然以硬件销售为主,但近年来,DJI Terra和Pilot 2等软件平台的订阅服务,以及云平台的数据分析服务,成为大疆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模式逐渐往硬件、软件、服务(行业解决方案)协同靠拢。

其他品牌也有类似动作。比如看到科技的 Kandao Meeting 全景会议系统切入企业协作市场,Meta 收购 RED Digital Cinema 强化 8K 全景社交能力,字节跳动旗下 Pico 工作室开发轻量化全景直播编码器。

不同玩家的布局殊途同归,目的都是在通过场景延伸构建生态壁垒。

这似乎是消费电子惯用的手段。往前细数,小到手机、大到汽车,在全球电子产品消费环境大不如前时,硬件技术又极易被模仿,它们开始信奉“场景延伸得越远,用户绑定得越深”,这一成熟的商业逻辑,正在往全景相机赛道转移。

其次,AI算法的深度渗透,为这一生态闭环提供了效率支撑。

到2026年,AI辅助功能在全景相机的渗透率将超80%。这不是为了提升内容生产质量,而是通过实时拼接、智能剪辑降低创作门槛。当普通用户无需专业技能就能产出高质量全景内容,全景内容的供给量继续增长,反过来会激活硬件需求。

大疆、影石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消费最前线,为您提供专业极致中立的商业观察,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叮当猫集团新IP重磅亮相:唛之啾M&Q,让每一种风格都自带锋芒
« 上一篇 11-19
下一篇 » 11-19

相关内容

市场份额罗生门,要怪全景相机的赛道有点小?
叮当猫集团新IP重磅亮相:唛之啾M&Q,让每一种风格都自带锋芒
流量迷局:吕义雄与上美股份的单极增长隐忧
东软,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