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之家在马来西亚开店面临的三大难题
雄心万丈的居然之家,正在马来西亚雪兰莪USJ7地铁附近的一座六层商场进行外墙面装修。根据公开的媒体消息,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居然之家有望开门迎客。
开拓海外市场从来不是照搬国内成功经验的简单复制。尤其是在马来西亚这一拥有独特消费文化和市场生态的国家,居然之家在本地化经营过程中,面临三大现实难题:
如何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经营、如何在家居市场碎片化中获客生存、如何增加品牌商与消费者的黏性?
右为正在装修的马来西亚居然之家
身为中国知名家居卖场品牌,我们本意并不是唱衰居然之家,而是希望居然之家代表中国,在马来西亚以及东南亚打下一片新的天地。
我在马来西亚(居然之家即将开业的门店周边)生活了两年半时间,相对来说,多少熟悉一些马来西亚的消费趋势以及实体店的生存状况。
如何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经营?
距离即将开业的居然之家,不足300米处,有一家知名的家居连锁卖场HomePro,其商业业态和品类与居然之家类同,涵盖建材、家具、卫浴、五金、电器等多个品类,且供应链本地化程度极高,早已建立起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品牌认知。
HomePro 是马来西亚知名的家居零售连锁品牌,隶属于泰国上市公司 Home Product Center Public Company Limited。自 2014 年在马来西亚开设首家门店以来,HomePro 以其“一站式家居解决方案”理念,迅速在本地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目前,HomePro在泰国拥有超过 90 家门店,在马来西亚设有 7 家分店。
可以打个比喻,如果居然之家新开店附近有一家红星美凯龙,双方的市场争夺战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只不过,在马来西亚,居然之家附近不是红星美凯龙,而是HomePro。
这种“高度重叠”的市场环境中,如果居然之家还是按照在中国市场的同质化模式快速抢占市场,无非还是靠价格驱动,但很有可能会得到HomePro的反击。
因此,居然之家要想在马来西亚破局立足,必须在产品组合、业态模式、场景体验、服务模式上找到差异化突破口。
例如,可以聚焦中高端智能家居、中国原创设计品牌,或者打造更多生活方式场景体验区,走“品质体验+高服务”的道路,以此区隔于HomePro的市场定位。
如何盘活线下实体店持续获客?
尽管马来西亚的电子商务和新零售业态远不如中国丰富,但马来西亚零售模式正在重走中国过去的老路。
受到电子商务以及零售碎片化模式的影响,马来西亚实体店经营不善、闭店转让成为一种常态。
2024年6月,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秘书长陈志雄曾公开对媒体透露,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90%店铺的租金上涨了20%至50%。高昂的租金加上不断上涨的运营成本使得经营无利可图。
2024年8月,在马来西亚经营了8年、拥有6家门店的The Hive零售店以全部闭店而结束。
回到家居零售店来看,在疫情期间,马来西亚和家居有关的零售店倒闭店铺更多。
不过,从好的一方面来看,在疫情结束以后,马来西亚家居零售店开始活跃,消费趋势开始向实体家具店向“体验+定制+线上融合”演进,这意味着实体店还有价值。
居然之家盘活线下实体店面临着两个显性难题。
一是马来西亚房屋交付都是精装修,房屋重装以及B2B市场才是获客根本。在住宅市场,马来西亚与中国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体现在,马来西亚新房交付都是精装修,这与中国的毛坯房完全不同。这意味着,靠新房拉动家居行业的概率很低,绝大多数是旧房改造以及B2B行业的需求拉动家居市场。
二是避开电子商务的冲击,线下实体店需要找到新通路。当前的马来西亚线下零售环境正处于中国20年前的电商“起风口”阶段:大型卖场虽然还有机会、消费者习惯于线下购物、但线上平台增长迅猛,正在蚕食传统门店的客流和订单。这使得线下家居零售商面临极大的流量转移压力。
居然之家过去在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卖场+招商”的模式和稳定的客流红利。而在马来西亚,这一模型面临被线上平台快速打破以及线下展会分流客户的风险。
居然之家在马来西亚不能把中国模式完全照搬到马来西亚,更需要避开电商的冲击,通过场景体验以及数字化提速,与本地电商平台深度融合,形成“到店体验+线上成交”的闭环,或许才是新通路。
如何增加品牌商与消费者的黏性?
马来西亚零售市场的另一大特征,是展会与零售之间的边界模糊。
和中国展会不同,马来西亚家居展会多频举行,每个月将近1~3场展会,吸引了大量用户,而且在展会现场,很多商家以低价销售,这对线下实体店是严重的冲击。
一位家电经销商对《马来西亚智能家居网》表示,马来西亚家居展会,是可以直接B2C销售的,价格比实体店便宜,目前实体店举步维艰,都在生死之间挣扎。这些展会不仅面向B端买家,更成为了C端消费者直接采购的热门场所。
相比常规门店,展会价格更有优势、选择更集中,消费者“去展会买比去门店买划算”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很多实体店对于频繁的展会颇有怨言。根本原因在于客户的分流,严重影响到实体店的销售。这对居然之家的考验是,需要调整策略,一方面对入驻商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需要让消费者更有光顾实体店的意愿。如果居然之家还是按照中国原有的方式照搬到马来西亚,恐怕未来并不乐观。
根据我们的观察,我们建议居然之家在马来西亚要迅速了解本土消费文化,在无法撼动现有碎片化零售的格局下,要积极拥抱多种业态。
比如,马来西亚展会经济受捧,那么居然之家可以联合主办方合作设立“居然之家展会专区”或以品牌馆形式入驻,在现场打响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应建立“展会联动价”机制,即在门店内设置“展会价格同步”专区或限时促销,既维持门店人流,又参与到展会节奏中去。
对居然之家来说,从中国走向东南亚,走出去不是目的,而是走进去、走上去才是终极目的。居然之家在马来西来要通过服务留客,而不是通过产品和价格,否则会面临很大的危机。
我们希望居然之家在马来西亚能够成功,因为这是中国家居卖场品牌出海的一次试金石。一旦在马来西来获得成功,居然之家的模式或可以全球复制。
不过,摆在居然之家面前的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当马来西亚零售业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拐点、当实体店在苦苦挣扎时,居然之家能用什么样的路径和方法重新吸引消费者回流到实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