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净利增超30%,春风动力财报藏了哪些“金钥匙”?
随着三季报密集披露,资本市场对产业链企业的业绩成色愈发挑剔。在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原材料成本高企的背景下,业绩“含金量”取代单纯增速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
近日,全地形车龙头春风动力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的业绩单。财报显示,春风动力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89%至14.15亿元。
在全球两轮车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的背景下,中国摩托车品牌逆势上扬,正凭借技术升级与高性价比加速驶入欧洲市场,展现出中国动力运动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营收净利双增长,全球市场逆势突破
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单季,春风动力实现营业收入50.41亿元,同比增长28.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11%。
相比上半年,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仍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而净利润上涨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市场促销力度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利润空间逐渐释放。
对应上半年,其全地形车作为公司核心业务板块,持续领跑全球市场。上半年该板块实现销量10.18万辆,销售收入47.31亿元,同比增长33.95%,营收贡献度达48.0%。
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42.80%至32.08亿元,表明公司盈利质量良好,回款能力增强。
在资产结构上,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29.19%,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86个百分点,资金储备更加充裕。
而存货较上年末增加2.13%,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2.7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较上年末减少0.39%,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2.2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应收账款为19.99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7.95%,这一变化可能与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及信用政策调整有关。
此外,春风动力在全球市场表现同样亮眼。在法国两轮车市场整体下滑11%的背景下,中国品牌却实现了逆势增长。
尤其上半年,其全地形车出口额占国内全地形车行业出口总量的74.05%,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摩托车出口销量7.13万辆,实现营收16.49亿元。
据环球时报消息,CFMOTO(春风动力)今年在法国的新增登记量达到了4741辆,推动该品牌在法国的市场份额上升到3.4%,超过铃木(2.8%)、意大利的比亚乔(2.2%)和奥地利的KTM(2.1%)等老牌摩托车厂商。
但从行业视角看,全球全地形车市场正经历技术迭代与环保标准升级的双重考验。欧盟2025年实施的新欧标排放标准、北美市场对电动化产品的补贴政策,均要求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春风动力虽在国内市占率领先,但面对北极星、庞巴迪等国际品牌的竞争,需在高端化与成本控制间寻找平衡。
业务驱动与风险管控,双轮协同下的增长逻辑
从业务结构看,春风动力已形成全地形车、摩托车及电动两轮车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上半年数据显示,其全地形车业务贡献度达48%。摩托车业务方面,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3.46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内销市场表现亮眼,在国内200CC以上跨骑摩托车市场稳居销量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燃油+电动”双轨战略推动下,其电动品牌极核(ZEEHO)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重要增长极。上半年销量达25.05万辆,销售收入8.7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52.06%,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极。
不仅如此,公司近期还宣布,拟投资35亿元在浙江桐乡建设“年产300万台套摩托车、电动车及核心部件研产配套生产基地项目”,为未来增长储备产能。
渠道布局方面,公司加速全球网络建设,目前全球零售终端已突破7000家,产品覆盖北美洲、欧洲、南美洲、东南亚及大洋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实现直辖市和省会城市100%覆盖,地级市覆盖率超90%,并持续渗透。
只是,财务质量方面,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4.56个百分点至14.43%,显示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具体来看,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1.44%,财务费用同比减少45.76%,这与公司促销力度放缓及利息收入增加有关。
研发投入则在持续加大,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8.49亿元,同比增长16.23%,体现公司“技术立企”的理念。
此外,盈利指标也值得关注,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7.62%,同比下降3.91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可能与产品结构变化及原材料成本波动有关。
但同时,公司净利率为9.96%,较上年同期上升0.14个百分点,显示费用管控对盈利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语
从法国巴黎的街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公路,CFMOTO的标志正日益频繁地映入路人眼帘。
在传统摩托车市场低迷的环境中,春风动力凭借技术升级与品牌全球化,实现了超过30%的业绩增长,印证了中国制造在高端动力运动领域的进化与突破。
随着新生产基地的落地和电动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这家正加速“驶向”全球的中国动力运动品牌,正在演绎中国智造的另一出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