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三位一体战略落地,商汤筑牢AI优势未来可期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全球AI产业竞争白热化的赛道上,据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汤)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领军企业,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锚点、业务迭代为引擎。 

据商汤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总收入同比增长36%,达24亿元;生成式AI收入连续第三年高速增长,增长73%;经调整净亏损11.62亿元,同比下降50%;贸易应收回款额32亿元;毛利9.08亿元,毛利率38.5%。截至2025年上半年,商汤集团总现金储备132亿元,高于上两个报告期。 

这些数据背后,是技术生态的深度布局、业务结构的战略升级与财务状况的持续优化。在AI行业加速渗透的浪潮中,商汤科技正以“大装置-大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战略,构建起可持续的增长逻辑,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三位一体战略,构建竞争护城河 

技术创新是AI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汤科技通过全链条技术布局,已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这种壁垒并非单一技术的领先,而是“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行业应用落地”的生态协同效应。 

在大模型技术领域,商汤的“日日新”大模型已确立国内领先地位,据沙利文2024年底发布的权威报告:商汤科技GenAI技术栈市场综合能力位居国内第一。在全球范围内,商汤也仅次于亚马逊云,其多模态推理、资源优化等核心技术优势显著。

get?code=Mjg0ZmVhYWRlZDY3NjcyOTQwMjkwNjRiNDk3ZGU4MGYsMTc1OTg4NTYyNTUwOQ==

 2024年,该模型驱动的生成式AI业务收入突破24亿元,同比激增103.1%,这是生成式AI连续两年以三位数增速增长,已成为集团最大业务。 

这一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算力支撑之上——临港AIDC算力中心达12000P算力,为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提供了核心基础设施保障。 

尽管算力扩张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但这种投入换来了技术迭代的加速度,使其在IDC《2024年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报告中以13.8%的占比跻身国内前三,仅次于百度与阿里云。 

全栈式技术布局进一步强化了壁垒深度。商汤不仅在算法研发(计算机视觉连续八年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保持优势,更延伸至芯片设计(与华为昇腾合作自研AI芯片)与算力运营(AIDC服务市场份额15.4%)。 

与此同时,其专利储备与标准化布局则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数据显示,商汤在全球已布局10余家研发中心,近6000人专业团队,专利申请累计超1.4万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1000家大型企业及数万家中小客户,充分体现了其全球化协作与服务能力。 

尽管目前专利商业授权率还有待提升,但随着AI标准化进程加速,这些技术资产有望转化为持续的收入来源。商汤连续八年稳居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份额第一,并在2024年国家部委评测中,视觉AI项目荣获科学技术一等奖。这些成果,更是印证了技术的权威性与应用价值。 

业务进化路径清晰,生成式AI主导增长新范式 

商汤科技的业务进化路径清晰可见:以传统视觉AI为基础,向高增长的生成式AI与高潜力的智能汽车领域聚焦,形成“核心业务领跑、新兴业务爆发”的格局。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最亮眼的增长极。2023年该业务占比仅34.8%,2024年便跃升至63.7%,收入规模两年实现数倍扩张。 

据观察,这一增长源于对应用场景的精准挖掘。在智能营销领域,结合数字人技术生成视频时长同比增长805%,带动GMV增长94%;在智能硬件领域,开放测试数月即接入70余家企业,覆盖机器人、智能眼镜等多元场景。

get?code=NjNkZWNjZDg4ZmQ1MDM4MjUzYTNmYTQ3ZjY3Njk5ZmYsMTc1OTg4NTYyNTUwOQ==

 这种“技术-场景-营收”的转化效率,印证了生成式AI的商业化可行性,也使其在全球计算机视觉市场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传统视觉AI业务的“提质增效”同样值得关注。尽管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39.5%至11.12亿元,但商汤通过聚焦高毛利、高现金流场景实现了结构优化。 

数据显示,其长期客户达389家,占感知AI客户总数约四成,客户复购率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这种“收缩规模、提升质量”的策略,既降低了低效投入,又为新兴业务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撑。同时,海外市场拓展打开新空间,通过培育伙伴体系,逐步构建起不依赖单一市场的增长模式。 

智能汽车业务虽短期承压,但长期潜力显著。2024年该业务营收2.56亿元,同比下降33%,主要因V2X业务收缩及战略重心转向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 

但从订单储备看,新增定点车型41款、定点车辆超1100万辆,且首发符合欧洲E-NCAP2026标准的离位检测功能并获历史高分,为未来增长埋下伏笔。 

随着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占计算机视觉市场35%以上,商汤“驾-舱-云”一体化方案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红利。 

商业化加速,行业红利带来财务突破 

对于科技创业企业而言,“增长可持续性”最终取决于财务健康度的提升。商汤科技2024年财报展现出“收入增长、亏损收窄、现金充裕”的良性态势,其盈利路径在行业红利的加持下愈发清晰。 

亏损收窄与毛利提升彰显运营效率改善。2024年公司Non-IFRS净亏损率降至113%,绝对亏损额大幅收窄33.7%,同时毛利率维持42.9%的健康水平。

get?code=NzJkNWJiZGQxNTRkNTU4MmFjZjBiYmI3ZjljNDZjYzAsMTc1OTg4NTYyNTUwOQ==

 这一变化源于两点核心改进:一是业务结构优化,高毛利的生成式AI占比提升带动整体盈利水平上升;二是费用管控见效,尽管研发投入仍高(2024H1达18.92亿元),但研发费用率较此前有所回落,技术转化效率提升。这种“规模效应+效率提升”的组合,为其迈向盈利拐点奠定了基础。 

充裕的现金储备提供了穿越周期的底气。截至2024年末,商汤总现金储备达127.5亿元,足以覆盖未来3-4年的研发与运营投入。 

在AI行业“高投入、长周期”的特性下,充足的资金链意味着其能持续投入大模型迭代与算力建设,而不必受制于短期盈利压力。对比行业数据,2024年全球AI企业平均营收约7.8亿元,商汤37.7亿元的营收规模与百亿级现金储备,使其在资源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据预测,全球机器视觉市场2024-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在20%左右,至2029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有望接近400亿美元,而基于机器视觉为核心的检测设备将会有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商汤在生成式AI、智能汽车、传统视觉等领域的布局,恰好契合了智能安防、智慧交通等细分赛道的增长需求。这种“企业战略与行业趋势”的同频共振,将进一步放大其增长动能。 

结语 

从技术生态看,商汤的“三位一体”战略构建了全链条竞争优势;从业务进化看,生成式AI的爆发与传统业务的提质形成双轮驱动;从财务基本面看,亏损收窄与现金充裕为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尽管商汤仍面临研发投入高企、部分业务待突破等挑战,但在全球计算机视觉市场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商汤科技已具备“技术领先、场景落地、财务改善”的核心要素。 

AI产业的竞争本质是长期主义的比拼,商汤科技用八年时间奠定了计算机视觉的龙头地位,用两年时间实现了生成式AI的爆发增长。 

这种技术迭代与业务进化的能力,使其在千亿美元级的市场机遇中占据了有利位置。随着技术转化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与行业红利的持续释放,商汤科技的未来成长值得市场期待。 

【天眼查显示】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业绩稳健增长,贝壳数字化重构居住服务新生态
« 上一篇 10-08
无人配送,拐点将至?
下一篇 » 10-08

相关内容

无人配送,拐点将至?
三位一体战略落地,商汤筑牢AI优势未来可期
业绩稳健增长,贝壳数字化重构居住服务新生态
亚马逊云科技的AI野心:拿下NBA,云巨头的下一片万亿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