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多年格局!江苏银行靠体育IP成城商行一哥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总资产规模首次超越北京银行,终结其连续18年的城商行榜首地位,正式加冕城商行“一哥” 。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其强劲的盈利能力支撑——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3.06亿元,相当于日均盈利超9100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增至202.38亿元,日均盈利突破1.12亿元。
在银行业净息差收窄、区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江苏银行的逆势崛起并非偶然。从区域禀赋到业务创新,从风险防控到品牌升级,多重优势的叠加铸就了其领先地位,更预示着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区域深耕与战略聚焦,筑牢实体服务增长根基
据分析,江苏银行的增长密码,首先藏于其深耕的长三角经济沃土与精准的实体服务战略中。作为唯一一家总部位于江苏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发展始终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形成了“政策红利+产业升级+金融服务”的良性循环。
区域经济禀赋为江苏银行提供了天然发展优势。江苏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和经济强省,2024年GDP突破13万亿元,其中智能制造、芯片产业、新能源汽车等新经济领域增速领跑全国。
这种产业结构既带来了旺盛的信贷需求,也孕育了优质的存款资源。江苏银行精准把握这一机遇,聚焦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建设,制定新能源、储能、船舶、人工智能等行业服务指引,实现金融服务与产业升级的深度适配 。
2024年末,江苏银行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9.4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41.09%,两项指标均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彰显了对区域核心产业的精准赋能 。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上,江苏银行突破了传统城商行的地域局限,形成“立足江苏、辐射全国三大经济圈”的布局。
2024年,江苏银行对公贷款同比增长18.82%,其中对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科创企业的信贷投放占比超60% 。
同时,其普惠金融业务持续下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210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超过2400亿元,两项数据均居江苏省内金融机构前列,真正践行了“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
这种“深耕核心区域+拓展重点领域”的策略,既保障了资产质量,又打开了增长空间,为盈利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金融的特色化发展更成为其差异化竞争的亮点。江苏银行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品牌为目标,2024年绿色信贷同比增长26.7%,在风电、光伏、碳交易等领域形成服务优势 。
在“双碳”目标推进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不仅为其带来了稳定的利息收入,更获得了政策层面的多重支持,成为穿越周期的重要增长极。
业务优化与数字赋能,构建多元盈利增长体系
如果说区域深耕是江苏银行的“基本盘”,那么业务结构优化与数字化转型则是其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发动机”。面对银行业盈利承压的普遍挑战,该行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升级、零售业务突破和科技深度应用,构建了多元且坚韧的盈利体系。
资产负债两端的协同发力有效抵御了净息差收窄压力。在负债端,江苏银行坚持市场导向与成本导向,通过高息产品管控和市场化融资工具运用降低成本,2024年以市场较低利率完成300亿元永续债和300亿元普通金融债发行,负债成本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
在资产端,江苏银行持续提升高收益贷款资产占比,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的利息收入达970.96亿元,占利息收入的比例高达74.29%,成为利息净收入增长的核心支撑 。
这种“降成本+提收益”的双向策略成效显著,2025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增21.94%,在行业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
零售业务的崛起为盈利增长注入新动能。江苏银行以“做大零售业务,聚焦财富管理”为战略目标,通过“全客群、全渠道、全产品”布局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零售AUM规模超1.5万亿元,稳居城商行首位,成为零售业务盈利的核心支柱 。
在客群经营上,该行深化“分层+分类”策略,为16类重点客群量身打造服务方案,尤其针对企业家客户完善“个人金融+企业经营+家族传承”的全链条服务,实现公私业务协同增效。
在产品端,手机银行APP历经十年迭代至10.0版本,整合智慧选基、基金诊断等功能,将数字化能力与财富管理深度融合,2025年上半年手机银行月活用户同比大幅增长,客户粘性持续提升 。
而在零售领域,通过“慧生活平台”整合九大特色场景和17家城市服务资源,以高频消费场景带动金融业务渗透,形成“生活服务+金融服务”的生态闭环。
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更降低了运营成本,2024年该行成本收入比降至28.5%,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运营效率居城商行前列 。
风险防控与品牌升级,夯实可持续发展保障
金融的核心是风险管控,品牌的价值在于客户认同。江苏银行能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保持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其筑牢风险防线的稳健经营理念,以及通过品牌升级实现的客户价值提升。
资产质量的持续优化是其稳健经营的最佳佐证。2025年6月末,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84%,较上年末再降0.05个百分点,连续四年保持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商业银行1.18%的平均水平 。
风险抵补能力同样强劲,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达350.10%,远超商业银行211.19%的平均水平,为应对潜在风险提供了充足缓冲 。
优异的资产质量源于其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江苏银行构建“1+3+N”风险管理框架,建立云盾合规监测机制,通过智慧风控手段实现风险预警的精准化与敏捷化;同时聚焦大额潜在风险化解,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将风险关口前移至事前管理 。这种“精准识别+有效处置+科技赋能”的风控模式,为业务扩张装上了“安全阀”。
品牌战略的创新升级则为其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2025年,江苏银行通过冠名苏超联赛实现品牌影响力的跨越式提升,以800万元投入获得亿级曝光量,数据显示,开赛两个月内江苏银行APP装机量暴涨40%,35岁以下年轻新客户占比从29%跃升至41%,带有“苏超联名卡”标识的信用卡占到新发卡量的15%。
这种“体育IP+金融服务”的跨界融合,打破了传统银行的品牌刻板印象,实现了品牌价值与业务增长的双赢。从区域银行到全国性品牌,江苏银行的品牌升级之路与其业务发展同步推进,2024年其股价全年涨幅超56%,在A股银行板块中位居前列,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
公司治理的完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该行坚持“不求最快,但求最稳”的经营导向,确立“五大战略目标”引领发展方向,通过优化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组织活力。
在资本补充方面,尽管2025年上半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49%接近监管底线,但市场普遍预期其将通过市场化方式合理补充资本,且不会对分红能力产生显著影响,2024年其股息率达4.86%,仍保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健全的公司治理与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共同构成了其稳健发展的制度基础。
从资产规模突破4.79万亿元登顶城商行榜首,到日均盈利超亿元展现强劲韧性,江苏银行的发展轨迹印证了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区域深耕与实体服务的战略定力,赋予其增长的“基本盘”;业务优化与数字赋能的创新活力,激活其增长的“新引擎”;风险防控与品牌升级的坚实保障,筑牢其增长的“压舱石”。
结语
当前,在服务扩大内需、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机遇下,江苏银行正以“智慧化、特色化、国际化、综合化”的战略方向为指引,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作为城商行的新“领头羊”,江苏银行的实践不仅为同类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更彰显了中国银行业在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底气。
未来,随着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化与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相信江苏银行这家年轻的城商行“一哥”,必将释放更大的发展潜能。
【天眼查显示】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江苏省国信集团成员,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货币金融服务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835132.4463万人民币,超过了100%的江苏省同行,实缴资本769597.5135万人民币,并已于2020年完成了股权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