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机器人赛道再添港股18C上市案例,优艾智合已获软银、SIG押注

2025年是港交所IPO大年的含金量仍在持续上升。

据统计,截至8月底,港交所正在处理的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申请有24家,还有12家特专科技企业通过18C章节公开递交上市申请。

来到9月,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继续增加,近近日便有主攻视觉AI SoC的A股上市公司星宸科技、提供集软硬一体智能泊车方案的魔视智能先发宣布赴港上市计划。

除此之外,具身智能赛道也再添一位。9月27日,据港交所官网披露,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艾智合”)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get?code=MGI4MDI5MzI0MjY2YTExMjU0MTllNmZlYjMzNTdmODQsMTc1OTA0NTEzODc5Mg==

据招股书,优艾智合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并率先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其业务主要聚焦移动操作机器人。如果上市成功,优艾智合将成为港股市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流浪地球2》月球机器人本体公司,三年出货量第一

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优艾智合构建了“一脑多态”工业具身智能系统。“一脑”指高泛化工业具身智能模型MAIC,赋予机器人感知、决策与交互能力;“多态”则指多种形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该系统融合多项技术能力,为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池、3C及其他制造、公用事业等多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并已在工业物流和巡检运维两大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

截至目前,优艾智合已形成“技术—场景—产品”三位一体的成长飞轮:以技术突破驱动产品创新,通过场景深化反哺技术迭代,进而不断拓展行业边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刘培强于月球基地苏醒时镜头中出现的机器人,正是由优艾智合提供。

聚焦这个专业先进技术领域,离不开创始团队普遍技术出身的特性。复盘优艾智合的创业历程发现,其成长故事始于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室。

创始人、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张朝辉出生于1992年,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均专注于机器人技术,在校期间主导研发了多款机器人原型,目前仍在在职攻读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2017年5月,张朝辉带领四位西安交大博士团队成员南下深圳创业,切入移动操作机器人赛道。并在创业初期,凭借全球首款商用车辆巡检机器人(ARIS-V)获得米其林百万元订单,还成功开发用于海关危化品检测的机器人,展现出扎实的技术落地能力。

核心管理团队中,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郑昊于2018年加入,曾担任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部孵化器首席技术官、欧唯特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及CRM服务部总监。

执行董事兼首席战略官梅婉箐于2020年加入,曾任职于大疆,担任企业发展经理。

在精英团队的带领下,优艾智合在八年时间内迅速成长。据悉,目前其已连续三年在复合型移动操作机器人出货量上位居第一。在半导体领域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能源化工领域跻身全球前三。

商业化曲线持续提速:半年收入超2023全年,复购率超80%

具体财务方面,优艾智合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营收分别为7790万元、1.08亿元和2.55亿元,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0.9%;随着规模扩大,毛利同步增长,报告期内分别为874万元、2814万元和8963万元,毛利率从11.2%提升至26.1%,并进一步增至35.2%。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算,优艾智合在全球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全球第一。

来到2025年,优艾智合收入规模扩张态势再次得到强化。整个上半年其营收同比上年同期的9955万元再次突破,达1.27亿元,超越2023年整年度;对应毛利率也进一步提升至38.1%

优艾智合解释称,毛利率上升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带来的采购与制造成本下降,以及高毛利的半导体行业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提高。

从业务结构看,优艾智合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物流与巡检运维两大解决方案。2024年,两者占比分别为54.2%和45.8%;2025年上半年,工业物流收入达0.78亿元,占比升至61.3%。巡检运维业务毛利率较高,2025年上半年已接近56%,主要因半导体与能源类客户收入占比提升。

按行业划分,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优艾智合的收入主要来自能源化工、半导体和3C制造三大行业,合计占比分别为85.0%与71%。且客户复购率表现突出:半导体行业达83%,锂电池行业高达92%,3C及其他制造业整体为83%。

显然,优艾智合所聚焦的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正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所需的上游关键设备环节,其多形态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已在实际场景中通过验证,未来发展潜力可观。

今年4月,4月,优艾智合执行董事兼首席战略官梅婉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优艾智合在工业场景尤其是半导体领域已深耕近七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公司基于客户场景推出行业垂直模型,以解决实际工艺痛点,未来将继续依托“一脑多态”系统深化在半导体、精密制造、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布局。

中国机器人市场30.6%高增,优艾智合获SIG、软银亚洲青睐

不过,从绝对收入体量来说,优艾智合这类初创型机器人科技企业,大多数都只能算是刚有了商业化的苗头。全球具身智能赛道整体也尚处于商业化前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仍有待开拓。

据招股资料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82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3675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8.4%。中国市场规模2024年为287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142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6%。

而想要在这棵未来的参天巨木上摘得果实,眼下这个提升并积累自身本领的关键时刻肯定不能掉链子。

根据资料,从2022年至今,由于持续的投入研发及产品扩张,优艾智合亏损累计8.4亿元。而接下来烧钱投入的绝对数据将会继续加大。此时于造血能力尚弱的优艾智合而言,加速外部融资成为必需,这也是当前大批具身智能企业都在奋力抢滩上岸的途径。

值得欣慰的是,市场对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即将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阶段已形成共识,且全球资本也愿投入这一赛道。工业机器人作为核心细分赛道,报告预计全球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市场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1.2%提升至2030年的42.7%

据天眼查APP资料,成立以来,优艾智合累计完成9轮融资,并斩获了众多知名投资人的青睐,包括SIG、蓝驰创投、松禾资本、IDG、软银亚洲为等知名风投及地方产业投资。

根据招股资料,优艾智合此番IPO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持续推进具身智能技术研发、提升技术实力;建设多功能中心(涵盖研发、运营、组装与测试等功能);增强国际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参与度;以及寻求战略投资或收购机会,完善产业生态布局。


*如果大家有关于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爆料,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三年营收翻三倍,联合动力以技术起底,创业板迎“硬科技”新标杆
« 上一篇 09-29
MOVA发布会:告别“盲扫”,开启扫地机“场景智能”下半场
下一篇 » 09-29

相关内容

终结多年格局!江苏银行靠体育IP成城商行一哥
MOVA发布会:告别“盲扫”,开启扫地机“场景智能”下半场
机器人赛道再添港股18C上市案例,优艾智合已获软银、SIG押注
三年营收翻三倍,联合动力以技术起底,创业板迎“硬科技”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