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绑定大半壁新能源江山,明日上市的大明电子含金量几成?

当汽车产业的竞争焦点从“马力”升维到“算力”,从“机械性能”转向“电子智能”,汽车电子已毫无争议地成为推动这场百年变革的焦点之一。

根据Statista数据,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正从2020年的2179亿美元,预计增长至2028年的40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8%。更关键的指标在于,汽车电子占整车的价值比重将从2020年的34.32%大幅提升至2030年的50%。

这意味着,未来汽车的价值高地,将由其“电子神经”系统主导。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与消费国,孕育了庞大的产业链机遇,并已培育了一批优质供应商企业,例如早已上市的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

get?code=MWJhM2RiYzgyODViYTllZWYxNjU4NGVjMWZlZWVjODksMTc2MjMzMzA1MjQzNQ==

日前又一家在汽车电子领域深耕了30余年的隐形冠军即将登陆A股市场。

10月16日,大明电子正式启动沪市主板发行,拟募集资金约4亿元;11月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的4000.1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将于1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376。

最好的认证:穿透福特、丰田,绑定比亚迪、问界、理想

说起大明电子,大家都相对陌生。

但它的客户,业内外却都是耳熟能详。据资料,大明电子积极布局的新能源产品也已经成熟应用于比亚迪仰望、王朝和海洋系列、上汽荣威、一汽红旗、AITO问界、深蓝、阿维塔、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品牌多款新能源车型。

而大明电子做的便是为这些汽车企业、汽车品牌供应相关电子产品。

资料显示,成立于1989年的大明电子,是国内少数专注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的企业,业务覆盖驾驶辅助、门窗控制、智能光电、座舱中控、座椅调节五大核心系统。

事实上,大明电子的前身华夏无线电厂,起初主要从事的其实是电视机电源开关研产销,是后来才进军的汽车电子领域。彼时,中国彩电产业方兴未艾,但核心元器件仍依赖进口。大明电子敏锐切入这一市场,不仅积累了早期的精密制造经验与客户资源,更让其认识到以技术赢得增长机遇的可能性。

1993年,凭借电源开关技术积累,大明电子成功开发出车载收放机音量电位器,正式切入汽车电子赛道,这一转型比许多同行早了十余年。

历经32年的持续专注与投入,大明电子已从单一的零部件供应商,蜕变为国内少数专注于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其业务版图覆盖了驾驶辅助、门窗控制、智能光电、座舱中控、座椅调节五大核心系统。

根据招股书数据,该公司及子公司至今共获得166项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16项,并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其技术护城河的基石,2022年至2024年,其研发投入比分别为5.8%、5.3%和4.3%,其中2024年研发费用绝对值达到1.19亿元。

技术的长线投入,最终体现在其惹眼的客户黏性与市场地位上。大明电子成功穿透了汽车行业严苛的供应链体系,与长安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比亚迪、吉利汽车等国内主要自主品牌,以及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长安马自达等合资品牌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除国内供应链外,其还成功进入福特汽车、丰田汽车、斯堪尼亚等全球知名外资品牌的供应链体系。业务布局兼具国内深度与国际广度。

这种深度绑定,不仅是订单的保障,更是技术同步研发、持续迭代的催化剂。通过与头部车企的联合研发,大明电子持续吸收前沿需求,反哺自身技术升级,形成客户需求-技术创新-产品迭代的良性循环。

为此,在这轮汽车产业大变革中,大明电子成功抓住汽车电子从传统燃油车配套向新能源汽车系统价值赋能的转变,从而提前卡位电动化赛道。

其市占率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其技术实力、客户资源实力:根据招股书测算,2025年1-6月,其核心产品如主驾车窗控制总成市占率达16.29%,组合控制总成达12.87%,前顶灯总成达13.57%,在车身电子控制细分领域已跻身第一梯队;此外中央控制总成、前排空调控制等其余多个细分产品市占率也稳步提升。

其中门窗控制与驾驶辅助系统市占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成绩得益于与比亚迪、长安等头部厂商的合作,以及精准把握新能源车定制化趋势。

三年复合增长26%,大明电子驶入增长快车道

大明电子冲刺上市之际,正逢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约1412亿美元,2026年增长至1486亿美元。更为细分的车身电子控制领域,则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稳步提升,定制化、智能化的车身电子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2022-2024年,国内车身电子控制市场规模从580亿元增长至7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8%,显著高于汽车电子行业整体增速。

站在产业风口之上,大明电子的技术价值全然体现在业绩层面。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大明电子营业收入从17.13亿元增长至27.27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6%;归母净利润从1.51亿元提升至2.82亿元,呈稳健扩张态势。今年上半年其营收12.97亿元,净利润1.14亿元,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动定制化需求,二是产品结构优化。分业务看,驾驶辅助系统依旧是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占比29.16%,略有下滑;门窗控制系统增速最快,占比从2022年14.21%升至2024年24.02%;智能光电系统收入贡献率则相对稳定,集中在19%-24%;而座舱中控系统因中控大屏替代略有下降。

区域方面,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约8%,后续随着外资订单增加,外销有望提升,但短期内仍以境内市场为主。

不过,横向对比上市同行,大明电子在规模与研发上存在一定压力。与已上市的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相比,大明电子整体实力仍逊一筹。

首先,规模差距明显:2024年其营收27.27亿元,仅为德赛西威的9.87%,据投资者测算,规模效应弱导致其单位固定成本高5%-8%。

其次,研发投入绝对值有限:2024年研发费用1.19亿元,远低于华阳集团的7.75亿元,且在智能表面等前沿技术布局稍慢。

此外,客户集中度风险突出。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均超55%,2025年上半年达57.51%,依赖头部车企虽带来订单稳定性,但若单一客户需求波动,可能影响业绩。

过去单一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展:2024年其资产负债率60.76%,略高于德赛西威同期的56.12%,重庆新厂区建设需依赖本次上市募集资金。根据招股计划,其本次上市拟募集4亿元,其中约3亿元将用于重庆新建厂区(二期)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263.7万套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自身规模优势。

整体来说,作为一家产业正值风口、企业业绩规模稳步扩张的汽车电子供应商,大明电子此番上市还是值得看一看。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2025 年 3 月纽约联合国总部 周慧灵斩获全球杰出女性奖闪耀第 69 届妇女地位委员会
« 上一篇 11-05
下一篇 » 11-05

相关内容

绑定大半壁新能源江山,明日上市的大明电子含金量几成?
2025 年 3 月纽约联合国总部 周慧灵斩获全球杰出女性奖闪耀第 69 届妇女地位委员会
罗小黑出海,AI漫剧破圈,中文在线想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国货美妆龙头赴港,珀莱雅寻求突围,能否破解增长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