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老树发新芽:吉利、奔驰捧场,华为车BU大佬加盟的千里科技赴港上市了

年初,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成为推动“智驾平价”趋势的重要力量之一。当时,市场更多将目光聚焦于吉利本身,而作为智驾方案核心力量之一,千里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未被充分关注。

近日,这家在A股市场起伏近15年的汽车链企业宣布计划赴港二次上市。

据港交所10月16日披露,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千里科技,A股代码:601777.SH)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由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公开资料显示,千里科技早年以摩托车业务为主,后通过外部并购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并于2010年以“力帆股份”之名登陆上交所,成为“民营汽车第一股”。但由于行业波动与经营不善,公司最终陷入破产重整。

2021年,吉利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重整,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2025年,公司正式更名为重庆千里科技,并与吉利联合发布智能驾驶系统、上线智算中心,推出新车型及智能座舱系统。在此次赴港上市前,公司还引入了梅赛德斯-奔驰作为股东。

目前,千里科技致力于为全球战略客户提供“AI+Mobility”闭环解决方案,已建立起完整的智能驾驶产品组合,并具备行业先进的垂直AI模型能力,成为智能驾驶领域首家实现端到端RLM模型大规模部署的企业。

吉利、旷视、奔驰联手,老力帆的AI涅槃记

千里科技的前身可追溯至1992年成立的重庆市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后者以摩托车制造起家,2004年通过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进军汽车领域,并于2010年以“力帆股份”登陆上交所,成为“民营汽车第一股”。

然而,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后续受行业波动与经营不善冲击,2018年力帆出售汽车业务资质,2019年营收暴跌,2020年步入破产重整。公开数据显示,其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63.2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5%,彻底暴露传统制造模式的脆弱性。

转机始于2021年,吉利成为千里科技“新生”的关键先生。彼时,在重庆政府主导下,吉利联合两江新区资本入主参与重整,并将公司证券简称更名为“力帆科技”。

此时正值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的高峰期,吉利也选择将其定位为新能源换电业务及B端出行市场的承载平台。依托吉利供应链,力帆科技2022年与吉利成立睿蓝汽车,接入曹操出行定制车业务,初步实现产销复苏。

但此时的力帆科技仍未突破发展瓶颈: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21.79%,归母净利润暴跌84.35%,扣非净利润再度亏损,核心问题在于缺乏智能化技术支撑,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逐渐落后于同行。

但这样的竟况在2024年,随着新的领导班子加入再次得到清晰有效调整。同年,能与商汤科技齐名的AI企业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通过重庆江河顺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入股并出任董事长,开启“AI+车”战略重构。2025年,公司正式更名“千里科技”,引入原华为车BU总裁王军担任联席总裁,又继续联合吉利发布智驾系统、上线智算中心,推出新车型与智能座舱系统,引入奔驰入股并筹备赴港上市。

从摩托到汽车再到智驾系统供应,在这一系列的大胆试错转型摸索探究中,千里科技时隔近8年之久,终于在资本市场迎来强有力且具备持续性的反转。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触底反弹后,至今千里科技A股股价已经翻了2.8倍之多,正持续逼近2015年的阶段性高点,至今总市值超522亿元,显示投资者普遍对千里科技此番转型路线与成效的阶段性认可。

用“研发换未来”:营收V型反转,研发翻倍投入

千里科技的转型成效,在财务数据中已现端倪。据港交所招股书及公司年报,其营收从2022年86.54亿元、2023年67.68亿元,回升至2024年70.35亿元,止跌趋势明确。2025年上半年加速增长40%,达41.49亿元,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经营效率上,同期其毛利率分别为8.99%、5.95%、8.84%,呈现明显的“V型”反转,运营效率韧性极强。

至于盈利能力层面,由于加码布局“AI+汽车”带来了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其年度经营性利润出现了一定波动。

2022年-2024年千里科技年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112.70万元、-1.35亿元、-6804.32万元;对应研发投入则从2022年的9068.31万元逐年翻倍式增至2.15亿元、4.07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再次同比增长59.67%至2.88亿元,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34亿元。

但整体其销售净亏损率已从2024年的4.68%降至2025上半年2.77%,亏损率收窄的积极信号明显,显示转型成效初显。

短期亏损或许是技术投入的必然代价,但毛利率回升与收入增长才是验证转型方向的正确性。

从转型路径来看,千里科技转型核心是融合产业资源与 AI 技术,试图在智能驾驶赛道突围。

目前,其智能驾驶业务主要依托合资公司“千里智驾”推进。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6月27日,由千里科技、吉利控股、迈驰各持股30%,路特斯持股5%,一度被视为吉利体系内统一的智能驾驶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称今年8月,吉利有计划将旗下吉利研究院、极氪智驾团队和迈驰智行三大团队合并纳入千里智驾,以进一步聚焦智驾资源。

可以确定是,在一系列产投资源的扶持中,千里科技的AI技术壁垒正逐步显现。在技术层面,千里科技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基于自研的RLM(强化学习-多模态)模型,已实现L2-L4级智能驾驶能力覆盖;并于2025年6月推出支持城市NOA功能的“千里智驾1.0”系统,计划在2026年覆盖全国50个城市。

智能座舱方面,公司推出AGIL3智能体级AgentOS系统,支持多模态交互与个性化推荐;其今年9月发布的AFARI品牌,更是将作为智能座舱技术落地的核心载体,目标在2026年实现超50万辆的搭载量。

此外,Robotaxi业务也已进入量产前阶段。按照计划,千里科技将在18个月完成Robotaxi全链路产业布局,并携手合作伙伴,在全球10座城市实现规模化的Robotaxi运营服务,在单一城市部署超过1000辆Robotaxi,跨越商业化门槛,赢取行业入场券。

赴港提速“AI+车”规模化落地:百亿目标突破中

千里科技的转型本质是“产业资源+AI技术”的融合实验。其股东阵容堪称豪华:吉利提供制造与场景,旷视贡献算法基础,今年9月有引入奔驰13.39亿元战略投资,形成“技术+制造+品牌”的铁三角。公开消息显示,今年9月,千里科技再次宣布梅赛德斯奔驰以 13.39 亿元受让 3% 股份成为第五大股东,既提供资金支持,更带来国际车企背书与技术合作机会

这种生态化反哺路径使其未来的成长更具确定性和可预见性,整体通过绑定车企、输出全栈方案,规避了单一制造风险。

截至目前,千里科技联合吉利共同推出的“千里浩瀚”智驾解决方案,分为H1、H3、H5、H7和H9五个级别,已经覆盖吉利汽车集团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车型。

不过,不得不提示的是,在竞争层面,千里科技正直面比亚迪全栈自研、华为鸿蒙智行、第三方方案供应龙头地平线等巨头的压力,千里科技需在2025-2026年实现技术壁垒的规模化兑现。

赴港上市募资,正是为AI研发、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布局注入血液。董事长印奇预期“今年突破百亿元产值,明年形成规模化收入”,这一目标直指商业化闭环以及先发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紧迫性。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金价破千!黄金投资有哪些品类?4 类玩法适配不同人群
« 上一篇 10-17
联想到了“中年焦虑”时
下一篇 » 10-17

相关内容

联想到了“中年焦虑”时
老树发新芽:吉利、奔驰捧场,华为车BU大佬加盟的千里科技赴港上市了
金价破千!黄金投资有哪些品类?4 类玩法适配不同人群
于变局中洞见价值,证券之星“资本力量”第十三届年度品牌活动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