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矩阵上市潮起:摩尔线程、沐曦之后,腾讯大基金押注的燧原科技也来了
国产AI芯片独角兽们即将矩阵式上市A股主板市场。
日前又一家龙头更新上市进程了。据证监会官网于11月1日公告,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燧原科技”)再次向上海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变更为中信证券。这意味着,燧原科技继续推进科创板上市进程。
就在前一日,众目期待的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注册申请已于2025年10月30日获得批准,这意味科创板将正式迎来第一支国产GPU股,且极可能是国产CPU势力上市潮起的开端。
因为就在10月24日,沐曦股份用时116天也已顺利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目前还有壁仞科技、砺算科技等国产GPU势力在排队上市中。这背后其实是上交所科创板近年来持续聚焦“硬科技”定位,通过优化审核机制、提升服务效率,为关键技术领域的企业提供了更为通畅的上市通道和资本支持。
而作为燧原科技本身,本次更换辅导机构全力推进上市目标,这既是公司坚定看好科创板在赋能硬科技企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后,为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折射出国产 AI 芯片企业在行业风口与竞争压力下的战略考量。
三年四颗芯片,燧原的“技术–资本–产品”向上路径
与众多国产芯独角兽类似,燧原科技的初创团队同样非常出众且专业。
据公开资料,燧原科技是由曾在 AMD、紫光集团等公司任职的赵立东和同样拥有丰富的半导体行业经验的张亚林于 2018 年3月在上海创立,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决心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产品,致力于为通用人工智能打造算力底座。
其中,创始人兼CEO赵立东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及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系(硕士),在半导体领域拥有超20年经验,曾于AMD、紫光等公司负责战略、市场与产品研发。创始人兼COO张亚林则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自2008年加入AMD后长期从事芯片研发与管理,主导过多款世界级芯片的开发。
燧原科技自成立之初就显露出的出众的吸金能力也间接印证了其创始团队的能力:成立当月便完成种子轮融资;4个月后更是完成了由腾讯领投的Pre-A轮融资,且融获资金高达3.4亿元。
此后至今,燧原科技的融资能力甚至持续增强。据天眼查数据,公司迄今已完成十余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70亿元。股东阵容强大,包括国家大基金、腾讯、多家地方国资与市场投资机构等。其中,腾讯在多次参投,截至2024年底,腾讯仍是其最大机构股东,持股19.95%;两位创始人各持股8.96%,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4.32%,此外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4.32%,位列燧原科技第五大股东;美图作为第十四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31%。
而在豪华且日渐多元的股东阵营扶持下,燧原科技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份看好。
事实上,成立次年,燧原科技便发布首款面向云端数据中心的AI训练芯片“邃思” 及加速卡 “云燧 T10”。得益于外部资源的持续扶持,隔年,这款云燧T10便实现商用落地,并与浪潮、新华三合作提供AI服务器,覆盖互联网、金融、教育等领域的训练需求。
此后在持续的资金注入中,燧原科技陆续又完成了好几代产品的迭代与技术演进:2020年5月完成B轮7亿元融资,12月就得以发布首款面向数据中心的 AI 推理产品“云燧i10”;2021年1月再度完成C轮融资18亿元,此后同年先后发布第二代训练产品云燧 T20/T21 和第二代推理产品云燧 i20;2022年完成 C + 轮融后,又顺利发布了云燧智算机。
进入2023年,燧原科技着手企业战略升级,并于年底前正式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而在此期间其再度完成了D轮融资20亿元,并推出了燧原曜图文生图 MaaS 平台服务产品。截至去年7月燧原科技已发布新一代推理产品燧原 S60,且三代产品同时量产,当年交付 5 万卡。
可以说,燧原科技是在“技术–资本–产品”的向上循环助推中,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据《2025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燧原科技估值205亿元,排名第395位。
燧原科技创始人兼COO张亚林也回顾表示:燧原此前“经历了三代四颗芯片的‘芯’路历程:2020年发布第一代产品,完成了千卡集群;2022年发布第二代的训练产品和推理产品;2024年发布第三代产品——燧原S60”。至今其逐步成长为国内AI算力领域中名副其实的重要企业。
落地数百场景,美图、腾讯都选了燧原
作为国产AI芯片领域的独角兽,燧原科技已建立起覆盖智能加速卡、大模型一体机、高密度服务器及智算集群等全栈云端算力产品线。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泛互联网、智算中心、智慧城市、金融、科学计算及自动驾驶等多个行业,并在大型互联网企业生态中实现规模化落地。
在商业化层面,燧原第三代产品已实现大规模应用。据悉,仅推理芯片燧原S60在过去一年即实现7万卡的实际部署,总订单突破10万片,在国产AI加速卡落地规模中跻身第一梯队。该产品支持超过300类应用场景,涵盖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搜索推荐广告及传统AI任务,并参与建设了五大智算集群,服务10亿名以上规模终端用户。
而新一代推理产品燧原S60,据燧原科技官方介绍,在传统AI与生成式大模型场景中均表现出色,可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自然语言理解及图文视频生成等任务。其工作人员还在现场演示特别提到其在大模型推理方面的能力,例如辅助软件工程师进行代码生成。
从宣传介绍来看,该系列一体机支持4卡、8卡、16卡乃至32卡等多种配置。8卡标准版适用于中小企业AI应用;16卡即可支持满血版DeepSeek-V3 671B模型;32卡POD版则适用于规模化推理场景。
此外,今年2月,燧原与弘信电子合作完成DeepSeek大模型全量推理服务的国产化部署。据悉,其基于S60的DeepSeek一体机系统方案矩阵,覆盖满血版、蒸馏版不同尺寸大模型。
值得进一步期待的是,燧原科技于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正式发布第四代训推一体产品L600。该芯片历经两年半研发,具备国内首创的原生FP8低精度算力,拥有144GB存储容量、3.6TB/s存储带宽及800GB/s互联带宽。
据悉,基于第四代产品,燧原还正在推进十万卡级集群建设,逐步从第二代产品过渡至新一代解决方案,并与无问芯穹、智谱等企业合作,通过云租赁模式为客户提供弹性算力。
应用端,不出意外地,燧原产品已深入多家互联网头部企业生态,其中便包括与腾讯的合作。据腾讯云副总裁许华彬介绍,腾讯拥有600多个业务场景,如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领域,均用AI大模型进行了创新实践,也得到了燧原算力的支持。
除此之外,与美团的合作应该是燧原科技的经典应用案例。据悉,美图现在已经在基于燧原S60做生图、生视频的应用和服务了,累计使用燧原近万卡的算力规模。比如像AI换装功能,背后就有其算力支持。
燧原通过优化PyTorch原生推理能力,与美图技术团队深度合作,支持其自研模型与软件优化需求。据悉,2025年2月,燧原在庆阳智算中心快速完成近万张推理卡部署,有力支撑美图AI推理业务。
中国GPU五年将翻十倍,独角兽们将从技术、市场、资本全维度竞速
人工智能正迈入算力驱动的新时代,全球算力规模持续高速扩张。德勤中国发布的《技术趋势2025》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5760亿美元,其中AI芯片占比11%,规模突破57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新一代AI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至2027年,全球AI芯片市场有望增长至4000亿美元,保守估计也将达到1100亿美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也预测,2029年全球GPU市场规模将达3.6万亿元,其中中国GPU市场规模预计为1.36万亿元,占比从2024年的30.8%提升至37.8%,尽显高速成长与国产替代双重机遇。且中国 AI 芯片市场同样潜力十足,2024 年规模为 1425.37 亿元,2029 年将增至 1.34 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超 50%,其中 GPU 是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中国已然成为全球规模庞大且增长迅猛的 GPU 市场,这片市场高地正孕育着新一批行业龙头。
这意味着摩尔线程、景嘉微、燧原科技、壁仞科技等国产GPU独角兽虽然各具优势,但它们之间的角逐才刚刚开始,未来将在技术研发、产品落地与市场拓展等全方面展开激烈角逐。因此,当前任何一家企业的进展都值得重点关注。
                
                                            
                                            
                                                
                                            
 加载中,请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