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11喧闹中静下心来,看看细分赛道跑出的大增长故事
2025年的双11熄灯号已经响过,这也是淘宝教育第10届天猫双11商家大直播。
伴随102条“淘宝天猫高增趋势赛道”的披露,这一次,藏在主流类目录像夹缝里、年增速却动辄两到三位数的细分战场得以浮出水面。
移动电视支架、小宠仓鼠别墅、AI眼镜、匹克球拍、儿童平衡鞋……它们体量不大,却用复刻可循的故事证明:平台进入“全域大消费”时代后,最大的红利不仅仅是“大而全”,更藏在“细而深”之中。
把这些散落的故事收拢成四束暗流:【场景重构、兴趣破圈、做专做精、近场提速】——也许下一次,你的新增量就来自其中一条。
1
场景重构:把旧场景切成新情境,把新情境卖成解决方案
年轻人第一次意识到“客厅可以移动”,是因为北弧把电视支架做成了带滑轮的“变形金刚”。


北弧旗舰店品牌主理人 师猛(左一)
以往,支架只是安装环节的小配件,客单价低、关注度更低。北弧却用“可移动、可旋转、可升降”把单品升级成了“场景改造方案”——租房党想把投影挪到卧室,宝妈想把动画片推到餐厅,游戏玩家需要屏幕面向沙发。
这样的真实需求于是被一条支架切出了三个微场景,也切出了今年双11北弧旗舰店超预期的增速,“移动电视支架”跑出同比近80%的增长。
“年轻用户对空间的利用率前所未有地高,他们希望电视跟着场景走,而不是人跟着电视走。”北弧主理人师猛在直播中表示。
平台当然也在背后添了一把火。今年,淘天集团家享生活行业围绕“空间场景”的主题运营,让众多细分品类有了大弹性,也享受到“趋势赛道”的流量灌溉。
在服饰行业,同样不乏“场景焕新”的典型样本。
一直以来,德训鞋凭借其简约的设计、舒适的脚感,始终拥有一众粉丝。但传统德训早已不是新鲜物种。
2025年,德训赛道却长出许多更加细分的高增品类:芭蕾德训、复古德训、皮毛德训……
这些趋势最终被中国设计师品牌敏锐地捕捉。2022年创立的PANE就圈粉无数,每双德训鞋售价近1000元。
双11开卖首小时,PANE成交同比翻倍,不仅卖爆复古气息浓厚的秋冬百搭单品“微风轻训”系列,也带火了可折叠、可通勤、可拍照的“芭蕾德训鞋”。
正如天猫服饰总经理米澜总结,颜值经济正在主导消费决策,很多趋势已经打破了传统品类的边界。一双鞋,既是芭蕾风又是德训款;一个包,用的是小众高级的植鞣皮,但设计又日常百搭。消费者要的不再是标签,而是能表达自我的风格。


PANE联合创始人 高高
而这便是眼下的消费需求真相。
当房间可以被任意移动、当芭蕾可以通勤,当皮草可以日常,家装与服装的边界通通可以被改写。平台提供的不仅是流量,更是一套“场景定义权”:
谁能把旧空间拆成新情境,谁就能拿到下一年的趋势通行证。
2
兴趣破圈:把小众热爱做成社交货币,让圈层自己长流量
过去,“它经济”约等同于猫狗经济,但猫狗之外,今年小宠异宠市场已经开始暗暗发力。
斩获天猫双11全周期小宠异宠成交榜TOP1的CARNO旗舰店,始终目光聚焦在仓鼠、鹦鹉等听起来高冷的小宠身上。


品牌推出的亚克力仓鼠别墅笼自带温湿度计、隧道拓展口和拍照背景板,售价是普通笼子的三倍,却在双11卖出数千套。
买家在小红书晒出仓鼠别墅改装笔记,单篇点赞可达十万,评论区排队求链接。
天猫宠物行业总经理赏音在直播中说:“小宠异宠赛道热门品类频出,无论是宠粮的原料升级、宠居的美学材质升级,还是假日经济中仓鼠月饼的爆火,可以看出小宠异宠们已经被当做家庭成员亲密对待了。”
被当做兴趣来重新审视的,还有黄金。
没错,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黄金的意义都是投资品、妈妈的存货。2025年,古法金的工艺和IP的情绪价值叠加,让黄金既有投资价值,也有可以晒、可以聊、可以炫耀的“社交货币”价值。
今年天猫双11,抢黄金券成了“新全民运动”。社交媒体总看到有人感叹:“三万的葫芦瞬间没了,折后38万的鸳鸯也被买走了……”
老凤祥和《圣斗士星矢》做的“黄金摆件”,精准拿捏70/80后的童年情怀,上线便被抢空。通过IP联名,迅速扭转了传统黄金市场在男性消费领域的不足,提起他们的购买的欲望。
老凤祥市场部经理李明浩一句话点破:“IP不是贴花,而是战略级破圈工具。”
淘宝天猫在今年4月专门设立高工艺黄金和IP黄金新类目,短短数月,该类目商品成交额环比实现三位数增长。
在社交媒体时代,这才是真正的爆款土壤——黄金的价值,不止在克数,还在它承载的那份热爱和身份认同。

老凤祥市场部经理 李明浩(右一)
兴趣的力量同样落在“人以群分”的运动户外行业。
匹克球,这个连续5年全美增速最快的运动,爱好者形容它“拿着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场,按网球规则打”。
今年夏天,匹克球闯进了中国人的羽毛球馆、乒乓球台和朋友圈。天猫的数据同样像打了鸡血——自5月开始,这个小众球拍的销售连续3个月一路高增,同比增幅超1000%。
来自德国的老品牌优拉(JOOLA),过去70年专攻乒乓球,用它积累的拍面技术跨界到匹克球,一脚踩在这片蓝海里。
优拉深圳副总经理方腾在直播里说得很直白:“我们现在的身份,不只是卖拍,而是推广匹克球。”
他们的拉新逻辑很简单——从网球圈拉人,从羽毛球圈拉人,从乒乓球圈拉人,把三个圈层的种子用户拢成一个“运动社群”。
落到天猫,就是把旗舰店当做窗口,直接听消费者的喜好、做本地化产品运营;平台一方面让数据成为商家的底气,另一方面联合品牌和协会举办赛事,让圈层自己长流量。
圈层的蔓延是飞速的,有张曼玉、比尔·盖茨、马斯克等明星和企业家在打,有妈妈一口气买两支拍——一支亲子、一支职场团建;还有在上海办的表演赛,把阿加西、格拉芙和李小鹏拉到一个球馆,让2000名观众看到这项运动“容易上手、容易快乐”的真相。


优拉深圳副总经理 方腾(右一)
从“它经济”到“社交货币”,再到“兴趣圈层”,逻辑殊途同归:
先找到一群愿意为爱发光的人,再把他们的发光点做成可展示、可炫耀、可交换的商品。
平台角色是放大器,也是翻译官。把圈层“黑话暗号”翻译成大众能懂的趋势,把手工原创升级成可复制的供应链。
3
做专做精:用技术重新定义刚需,让消费进入下一维
“稳健经营是核心,做专做精才是关键。”在双11商家大直播的开场,淘天集团快消/运动户外/汽车/天猫奢品总经理激云开门见山。
这句断言在多个高增赛道得到印证:做专做精的“黑科技”不再是噱头,而是下一代刚需。

函德仕电商总监 赵小林
就拿双11“防脱用品”的火爆为例——后台数据显示,它的搜索人群规模去年就超过了控油去屑,今年防脱精华的增速甚至比洗发水还猛。原因很简单:用户开始用护肤的态度养头皮——找靶点、看成分、讲机理。
函德仕旗舰店正是踩中这条暗流,用一款次抛胶原蛋白发膜杀进防脱和烫染修护赛道,从科研直击二硫键损伤,一次一颗,干净卫生又高效,上线当天售罄,小样回购率超30%。
平台也为“防脱”开了项目组,从主播坑位到防脱标签认证,把流量、人群、供给全配齐。科学消费时代,谁能用产品力拯救“发际线焦虑”,谁就能吃到长期红利。
同样的“做专做精”思维,也发生在母婴行业。onmygame把“儿童运动”做得像成人装一样潮酷,做出了轻量支撑、易穿脱、颜色编码的跑鞋和训练服。


onmygame品牌联合创始人 陈韦宏
当发现孩子也有专业装备,家长自身的购买意愿也被瞬间激活,除了为孩子购物,“大码运动童装”也被不少时尚妈妈采购上身,这也为onmygame带来了连续3年3位数增长的亮眼成绩。
夸克AI眼镜上线即售罄,翻译、导航、会议纪要、提词器、Vlog拍摄一键切换,用户说:“戴上它,就像把贾维斯戴在脸上。”直播演示中,主播用眼镜实时翻译韩文菜单,弹幕刷屏“原来AI可以这么日常”。


夸克AI眼镜产品总监
4
远近一体的增长本质:满足急人,也宠爱懒人
“闪购是那种让‘急人’和‘懒人’最有安全感的购物方式。”大直播现场,宝洁全域零售事业群销售总经理司徒卫表示。
急人,像护舒宝的用户,“姨妈说来就来”的那一刻必须立刻到货;佳洁士牙膏永远挤到最后一丝才发现彻底没了;懒人,则是早上喝奶茶顺手翻一翻闪购频道,看到什么就点什么。
刚接到天猫超市的闪购合作邀约时,司徒卫的心里也犯嘀咕:会不会分走主站流量?会不会增加运营成本?
结果一试,周末销量和用户双双翻到平时的2~2.5倍,新客占比超过90%。同时能让他们孵化出只属于闪购的特色单品——比如宝洁在闪购发现了小众的当妮留香珠,订单量是日常的 2~3 倍,并且持续上涨。
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循进的总结更直接:“闪购的核心是满足即时场景。让这些需求被即时捕捉、快速放大。”
说到“急人”,当然还有“喝到一半发现酒不够”的客户,华致酒行负责人表示:“直接在手机上下单,半小时送到桌上,这个体验他们觉得很惊喜。”
这家主营高端白酒的店铺,在8月接入淘宝闪购,旗舰店下单+附近门店履约,满足临时加购和送礼的即时场景。
据天猫乳饮酒水卡券行业负责人语盈介绍,在目前的闪购项目中,天猫食品生鲜行业整体有3000个店铺挂靠10万个门店,其中约800家酒水店铺挂靠1万门店,头部商家日均订单破万。
这些资源与场景的组合的案例,意味着品牌可以在确定的大盘之外,找到一个即时、高频、可量化的新支点——用闪购,把一时的需求,做成一贯的生意。


宝洁全域零售事业群销售总经理 司徒卫(左二)
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 循进(左三)
尾声:暗流之上,漂浮着下一轮增长的船票
这些故事读下来,表面各有精彩,底层却踩着同一条暗流:细分需求被数据照亮,平台供给链被模块化,商家只需抓住一个“高增趋势赛道”,就能借力打力。
场景重构、兴趣破圈、做专做精、近场提速——四束暗流交汇成一张清晰的航海图:
谁能把“旧场景”拆成“新情境”,谁就能享受场景焕新的流量灌溉;
谁能把小众热爱做成社交货币,谁就能让圈层自己长流量;
谁用技术重新定义“刚需”,谁就能占领下一代消费心智;
谁能在4小时内完成“种草—成交—晒图”闭环,谁就能把即时零售变成日常实验室。
平台不再只是“卖流量”,而是提供“趋势洞察+供应链升级+场景运营+履约提速”的组合拳。商家也不再赌“大而全”,而是在确定性细分里起跑,再让平台帮他们把赛道铺成高速公路。
下一次,也许会有新的102条趋势赛道,但增长逻辑已经写定:
用实战案例跑通细分,再用平台放大细分——这张船票,今天就可以开始划线。
加载中,请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