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D-Mini LED 技术革新:全局高色域破局十年瓶颈,重构画质评判新标准
2025 年高端电视市场激战正酣,TCL 全新推出的 SQD-Mini LED 技术成为行业焦点。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再次刷新画质天花板,带来突破性视觉体验,更关键的是彻底攻克了 RGB-Mini LED 技术长期存在的色域衰减、局部色斑、光晕串色等应用痛点。
作为 Mini LED 显示领域的开创者,TCL通过SQD-Mini LED实现了全局高色域的稳定输出、更为精准的控光能力以及更轻薄的产品形态,从底层逻辑上突破了RGB技术的局限。
全局高色域:色彩真实如一,突破十年瓶颈
画质表现的核心在于对比度与色彩。尽管过去十年间,以TCL万象分区为代表的控光技术已将对比度推向极致,但色域表现自量子点技术问世以来长期未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SQD-Mini LED的推出,打破了色域停滞不前的局面。该技术通过“超纯蓝光激发+量子点晶体转换”的光学路径,结合高精度色阻滤光,实现了对BT.2020色域范围100%的完整覆盖,并确保在任何画面场景下色彩表现始终稳定。
相较之下,传统RGB-Mini LED虽标称高色域,97%-100%BT.2020色域,但仅能在较大面积单一色彩画面中实现,但在多色复杂画面中,三色光混合成白光再经过屏幕色阻层滤色的过程,易出现色域衰减、色彩断层及边缘串色等问题,和普通Mini LED电视并没有区别。此外,由于RGB三色LED衰减速率不一,因此RGB-Mini LED为了保证不偏色,未来会随着R灯珠的褪色速度降低B和G灯珠的亮度,随着观看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画质。
SQD-Mini LED从光源机制入手,以超纯净蓝光激发超级量子点中的高浓度极彩量子晶体,先混成超高纯度白光,再经由超级蝶翼华曜屏的晶粹高色阻精准滤杂,从根本上杜绝了色彩混杂与衰减,无论是单色画面还是复杂色彩画面,都能稳定输出100% BT.2020 全局高色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场景恒稳高色域”。
同时,RGB-Mini LED的串色难题也被彻底解决。传统RGB-Mini LED红绿蓝三色光在混白光的过程中,由于底色不一致,控制精度不佳,容易导致白光显示不纯。因此,在显示不同颜色的交界处,红光和白光就会互相渗透,产生颜色串扰的问题。而SQD-Mini LED技术,能确保灯光一致,发光均匀,从源头上就杜绝了串色的可能。
万象分区:控光精准高效,超越数量竞赛
除了色域之外,对比度也是决定画质的关键因素。在对比度方面,TCL并未盲目追求分区数量的堆砌,而是从电视成像全链路环节底层核心技术突破,通过系统级优化提升每一分区的控光效能,对比度、通透性、亮暗场的表现都超越普通分区数倍,让每个独立分区都能有效激活,全行业独有的万象分区,形成“一区顶多区”的实际效果。
搭载SQD-Mini LED的旗舰机型X11L更在万象分区技术中引入“无影均光塔”与“动态光域重构”两项技术,进一步优化光线分布与亮暗对比,实现细节锐利分明,通透性和立体度达到行业前沿的画质水平。
在分区利用效率上,SQD-Mini LED同样优势明显。由于采用单一蓝光光源架构,其分区控制精度相当于同芯片数量下RGB-Mini LED的三倍,从而在同等硬件基础上实现更细腻的亮度调节。
以98英寸X11L为例,其搭载的20736个万象分区,结合系统级控光算法,在物理结构与控制逻辑两个维度均达到行业顶尖水准,充分释放了多分区背光的技术潜力。
形态进化:从技术到底层,重构美学设计
SQD-Mini LED的技术革新也带来了外观上的突破。得益于更短的光路设计与紧凑的模组架构,搭载该技术的X11L实现了约2cm的极致厚度,远优于传统RGB-Mini LED普遍的机身厚度,在壁挂状态下宛如悬浮艺术品。
从QD-Mini LED到SQD-Mini LED,TCL持续推动显示技术的演进。其背后是华星光电在面板产业链的深度支撑,以及量子点领域近2500项专利的长期积累。这些技术底蕴共同构筑了TCL在高端显示领域难以复制的综合优势。
总体而言,TCL SQD-Mini LED以“全局高色域、万象分区、平板薄”三位一体的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RGB-Mini LED的底层缺陷,更推动了整个电视行业在色彩与画质方面迈入新阶段,为高端大屏电视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SQDMiniLED技术推出十年僵局告破#
#TCL打破行业10年色域僵局#
#比RGBMiniLED更好的技术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