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网传上市药企“高规格”接待国金证券调研,研报还能信吗?

f7ab8089983b4e82bf7eca33f151f9ad~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6875008&x-signature=kmwN3upHYOAdgkmrI2Sai4Zjoz8%3D

文丨胡珂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近日,一份网传的“国金调研活动日程安排”在金融市场掀起轩然大波,也将国金证券、悦康药业和同仁堂三家上市公司推上风口浪尖。

308103cecdc7462aa2fba51a2d3b0d2f~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6875008&x-signature=dxzsHtorCWPBjB1UGPzfIj1Yh7o%3D

根据这份网传日程安排,两个工作日中,国金证券仅有共计3个小时在所调研企业,如此“调研”让广大网友纷纷破防,有网友坦言:“券商本来就是超高薪的职业,本该高薪养廉了,结果还来这种吃喝玩乐后,还有客观的报告吗?”该网友的担忧其实也是广大投资者的痛处。

67fee88c38914f9c89bce7144018a2db~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6875008&x-signature=ahp1gHSB2M%2FJkc0N%2Bnh4VGzJ84U%3D

尽管三家企业先后辟谣,否认传闻,但券商调研上市公司中的一些乱象,仍让广大投资者意难平。

1、质疑,由来已久

网传调研日程活动安排真实性与否暂不做评论,但仅传言就点燃广大投资者的负面情绪,也足见券商调研拿到明面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要讨论券商研究报告的重要性之前,首先要了解券商研究报告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研报是券商研究人员对证券及相关产品的价值,或者影响其市场价格的因素进行分析,所作出的研究报告。行业普遍认为,券商作为科班出身,本身有专业团队调研,研究报告自然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和权威性。投资者阅读研报,可以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

另外,投资者还能从中分析专业研究员的投资逻辑,从而指导自身的投资行为。如此一看,券商的研报是上市公司发展的晴雨表,对于广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但近年来,券商调研报告却备受质疑。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在黑和白之间,是深浅不一的灰色。从根本上来说,券商为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发行等操作,进而赚取佣金,存在一定的业务关系。曾担任某中型券商研究所所长、现任私募基金管理人林生曾对《中国基金报》表示,行业风气和收益模式对券商服务的负面驱动需更加重视。

有部分观点认为,由于行业存在浮躁风气,券商研究员缺乏基础调研、盲目追逐热点的情况日益增多,导致乌龙报告泛滥成灾,研报质量堪忧。事实上,A股市场上券商投研的不规范事件屡见报端。

2018年“新财富评选拉票事件”揭开了部分券商分析师的遮羞布,2021年8月,证监会各派出机构对券商研报的抽查行动,对医美、影视、教育、互联网四大行业进行了专题研报抽查。

当年10月,各地证监局对多家券商或分析师下发了警示函,10月22日,深圳证监局对国信证券3名分析师下发警示函;10月19日,安徽证监局对国元证券及其分析师出具警示函;10月15日,福建证监局对兴业证券及其下属3名分析师出具警示函。

尽管现在强监管已经成为监管层对券商研究乱象的主旋律,但利益驱动下,总有人铤而走险。

因此,市场对于券商研报的质疑,由来已久。

2、券商调研“潜规则”何时休?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券商研究报告难以服众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发布不实信息误导市场被“打脸”

2020年5月5日,中泰证券在制作和发布关于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报告《转型农业服务商,打开成长新空间》过程中,未能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未对引用的重要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核实,导致该研报内容出现重大错误,客观上传播了虚假、不实、误导性信息;对部分同一MAC地址或手机委托监控预警事项未及时有效处理。

2020年7月7日,江苏证监局针对东吴证券于2016年10月14日发布的马浩博、汤玮亮作为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署名的研报《福成深度报告二:3个100亿支撑市值翻倍》,由于研报内容存在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对马浩博处以十五万元罚款,对汤玮亮处以五万元罚款。

2020年12月17日,北京证监局对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国际部负责人武超则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公告显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某研究报告存在研究依据不充分,研究报告参考资料未经规范信息源确认,关键数据交叉验证不足,数据基础不扎实;以及研究方法不够专业谨慎,分析逻辑客观性不足,以预测数据和假设条件主观推定结论两方面问题。

2021年10月25日,有券商撰写调研纪要称,宁德时代正在大规模导入天然石墨。10月26日,受这一调研信息刺激,A股石墨概念股大涨。但到了当日中午,宁德时代就对对外宣称,内部确认过,调研纪要内容虚假。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在具体实践中,个别证券分析师为了抓住热点个股、行业研报发布时机,压减调研、分析、撰写时间,导致研报内容出现“硬伤”,尽管部分是分析师个人行为,但其背后的证券机构难辞其咎。

第二,忽略客观风险一味唱多

在业内,券商的研究报告都属于“锦上添花”(看多)这一观点被普遍认可。报告中几乎只说公司好,更有甚者可以忽略政策走向和市场实际。

2021年7月24日,新华社发布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简称为“双减”意见)全文,彻底将资本市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预期打到了冰点,中概股新东方在线在美国当地时间7月23日即大跌近30%。

早在5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双减”意见,负责跟踪教育行业的研究员们,就应该意识到整顿为公司带来的风险。但在国家三令五申政策导向的同时,券商却仍然在不遗余力地推荐相关公司的股票

在7月23日下午,西部证券分析师李艳丽却发布了《新东方在线(1797.HK):聚焦差异化竞争,线下渠道拓展经验丰富》的报告,其中对新东方在线给出了“买入”的评级。理由是,公司聚焦差异化竞争,线下渠道拓展经验丰富。

西部证券认为,今年以来,监管趋严意在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在线教培机构竞争重点从流量争夺回归教育本质。而新东方在线深耕低线城市,不断打磨师资和教研体系,始终坚持差异化的“本地服务”战略,具备较强竞争力。

6月初,德邦证券大消费组组长花小伟发布研报继续推荐新东方在线,给出“买入”评级,理由同样“看多”。

这其中的缘由我们各种原因不能去展开,但即使股价在惨烈腰斩的下跌过程中,研究报告一直唱多现场也未停止。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18f19f04cd06466cb3494e77f80fc3f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76875008&x-signature=sd3V010vQ7EUciXVQjhABSrHpfE%3D

在中国,一共有133家券商,如果真有券商继续丧失底线,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今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本次事件的主角国金证券曾表示,全面注册制的推行将加速投行上下游业务模式改变。对于投行下游而言,注册制新股发行采用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监管不再对价格进行干预,新股定价转变为对企业真实价值的判断,投行需要加强研究能力,给出更为精准的估值定价。

2022年,有近八成的券商归母净利润遭腰斩,下滑幅度超50%。

2023年,对于大部分券商而言,修复业绩是重中之重。但对于市场和广大投资者而言,大家要的无非是“公平,公平,还是TMD公平!”。

本文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
“物理课”走红背后,张朝阳押对了什么?
« 上一篇 05-02
自动驾驶十大猜想(三):汽车4S店会因此消失么?
下一篇 » 05-02

相关内容

中科曙光助力泉州打造城市云底座
AI芯片、晶圆代工双战线反击,英特尔能否王者归来?
一天狂涨2000亿的谷歌,看到了AI商业化的曙光
中科曙光“立体计算”湖南行启幕,李国杰院士引领数字化转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