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荣耀输入法“崩了”,一场小风波给手机厂商上了一课

eb8ea1ef61ff4e808aa5c6ab5779de5d~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11170914158404876C031997E68E56&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8IB%2BWb2%2BylT7zQjwKwMIiBIprLI%3D

11月13日,有许多网友吐槽荣耀输入法崩了。

微博平台上,多位荣耀用户发文称,在使用手机时输入法无法正常弹出输入框,导致无法打字。一位网友吐槽称:“荣耀输入法崩了,害得我丈母娘花了20块钱去手机店维修,以为是手机坏了,这钱该找谁报销?”还用户还同时@了荣耀手机和荣耀客服的官方账号。

对此,百度输入法小助手官微发布公告:“11月13日下午,我们收到了部分用户关于百度输入法荣耀版无法正常使用的反馈,对此我们高度重视,经排查发现为线上热词的配置更新导致,已经第一时间下线问题配置。对于给大家带来的不便影响,我们深表歉意。”

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随着官方推送修复版本而逐渐平息,但它留下的警示,却远未结束。

深度整合的“双刃剑”效应

所谓的“荣耀输入法”实际上是荣耀与百度联合开发的定制版本——百度输入法荣耀版。

时间回到2023年,荣耀官方高调宣布与百度输入法成立“联合实验室”,双方的合作从简单的预装升级为AI技术层面的深度绑定。荣耀的意图非常明确,借助百度在AI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深厚积累,快速补齐自身在智慧交互领域的短板。

对于荣耀而言,这是一条构建生态的“捷径”。通过将百度输入法的AI能力与自家的MagicOS平台级AI相结合,可以绕过漫长的自研周期,迅速为用户提供“更懂你”的智慧输入体验,从而增强其手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于是乎,百度输入法荣耀版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荣耀手机的默认、且深度集成的系统级输入法。不过,正是这种深度的“系统级整合”,放大了此次故障的影响,使其从一次普通的技术BUG升级为一场用户体验的危机。

要知道,输入法作为高频刚需应用,其稳定性是用户体验的底线。无论上层的AI功能多么炫酷,底层的稳定性永远是1,其他功能都是后面的0。当这个最基本的“1”倒下时,用户对荣耀MagicOS系统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评价,无疑会遭受一次重击。

更关键的是,由于该输入法被设为默认,普通用户很难快速切换至其他输入法。故障发生时,输入框“弹不出”直接导致手机核心交互功能陷入瘫痪,影响范围广、程度深。

值得注意的还有,荣耀智能客服表示“关于百度输入法荣耀版无法弹出输入框的问题,荣耀技术团队已第一时间联系百度输入法团队,已在应用市场提供修复版本。”,这恰恰暴露了这种深度合作模式的潜在风险。在问题定位、沟通协调、联合修复的链条上,任何一环的延迟或失误,都会直接转嫁给终端用户。

百度输入法荣耀版的这次“崩了”,是荣耀MagicOS生态成长之路上一次压力测试。它清晰地表明,与第三方深度合作虽能加速奔跑,但也可能因为彼此的捆绑而一同摔倒。

自研会是一条好出路吗?

在荣耀俱乐部里,一场关于未来的讨论正悄然升温。

一位用户发帖,强烈建议荣耀“专门成立一个研发荣耀输入法的部门”,专门研发自己的输入法,把主动权和创新,掌握在自己手上!并提议命名为“YOYO输入法”。评论中有人表示:支持,定制版始终不是自己的。

不过,MagicOS答疑小助手却回答:暂无计划,谢谢建议。

其实,手机厂商自研输入法并不是新鲜事。华为“小艺输入法”的路径,为荣耀提供了一个可观察的样本。

2021年3月,华为申请注册“小艺输入法”商标;2021年9月,小艺输入法首发,支持HarmonyOS和Android系统 ;2025年2月,版本更新至1.0.20.300,兼容部分华为机型。根据华为应用市场显示,小艺输入法安装量已经达到1000万,是鸿蒙5首款破千万应用。

不过,自研输入法这条路,荣耀当前是否有必要、有能力完全复刻,仍需打上一个问号。

一来,荣耀若从零开始自研,短期内几乎不可能达到搜狗、百度、讯飞等第三方输入法同等水准的流畅与智能,贸然推出,反而会因体验降级而引发更大的用户不满。

搜狗、百度、讯飞等第三方输入法巨头已经耕耘输入法市场十余年,市场集中度很高。据艾媒咨询《2025年中国输入法行业白皮书》,搜狗输入法以42.3%的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百度输入法紧随其后,市场份额达到31.5%,讯飞输入法则以12.8%的份额位居第三。

另据QuestMobile数据,2025年3月,搜狗输入法MAU达到4.2亿,百度输入法3.8亿,讯飞输入法3.1亿。

二来,用户对输入法的使用习惯(如词库、皮肤、设置)有很强的粘性,强行用一款尚不成熟的自研输入法替代现有方案,即使用户出于支持尝试,一旦体验不及预期,这种“生态绑架”的指责将比合作版的故障更为致命。

三来,自研输入法意味着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研发与运维资源,以应对不同机型、系统版本与应用场景的兼容性问题。在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是否值得将有限资源投入一个回报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的底层应用,是荣耀必须谨慎权衡的战略议题。

对于荣耀手机来说,在自研能力尚未成熟到足以提供顶级体验之前,维持与百度的深度合作,或许是更为务实的选择。

手机生态“深水区”的终极考验

当下,手机厂商的生态之争已进入“深水区”,从硬件竞争扩展到软件与服务的全方位比拼。

从华为的鸿蒙、荣耀的MagicOS到小米的澎湃,头部厂商的战略核心高度一致:构建一个从芯片、系统到核心应用,完全由自己主导的体验闭环。它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拥有”用户,而是要“掌控”用户与数字世界交互的每一个触点——输入法、语音助手、应用商店……

这背后,是数据主权、流量入口与商业模式的全维度博弈。然而,荣耀输入法此次故障也揭示出一个现实:厂商的掌控野心,必须与相匹配的责任意识与技术能力同步推进。

首先,生态控制力与责任感必须对等。当厂商将某一应用深度整合进系统,使其成为用户难以绕过、不易替换的“默认选择”,就意味着必须对其稳定性负全责。系统级绑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用户让渡了部分选择权。此时,厂商不能只享受生态的控制红利,却回避随之而来的运维责任与故障代价。

其次,智慧升级不能以稳定为代价,技术的先进性,最终要体现在可靠的服务上。

AI能力、大模型、场景感知等前沿技术固然是竞争焦点,但绝不能以牺牲基础功能的稳定性为代价。输入法的核心价值,第一是“打得出字”,第二才是“懂得你心”。任何生态创新,若不能保障底层服务,再超前的功能都将是空中楼阁。

再有,应急机制是生态的安全阀,系统级应用必须具备快速响应、分钟级介入的故障处理能力。

对此,厂商不仅需要建立跨团队协同的问题定位与修复流程,更应提前规划“应急替代方案”。例如,在输入法异常时,能否提供一键启用备用输入模式的选项?是否具备服务降级机制,确保核心功能不中断?这些设计,体现的是对用户使用连续性真正的尊重。

综上所述,手机生态的“深水区”竞争,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信任的马拉松。参数可以追赶,功能可以模仿,但用户对稳定、可靠的感知,一旦失去便极难重建。最终,谁能在这场考验中提供最稳定、最智能、最尊重用户的体验,谁才能真正赢得未来。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时代换轨,京东被留在原地
« 上一篇 11-17
下一篇 » 11-17

相关内容

荣耀输入法“崩了”,一场小风波给手机厂商上了一课
时代换轨,京东被留在原地
现金流、罚单与战略耐力:泰康保险的三重门考验
超能小度亮相百度世界大会,助力小度AI硬件杀入智能硬件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