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财务数字化新时代:智能费控回归核心价值

过去一年, “企业如何用AI创造长期价值” 的讨论从未停歇。但真正被推到变革中心的,不是销售、 不是客服,而是财务部门。一个对确定性、可追溯性、零容错率且有着最严要求的组织。

10月23日,由合思主办、德勤战略支持的 「AI 在当下 | 2025 合思未来财务人大会」 上,我们清晰看到一个变化:AI正从概念阶段走向业务深水区,正式进入企业财务这个“系统难、风险敏感、流程深水区”。

get?code=NTQ3MjU5YzM3YzI0M2UyMWEyMTk4MmE1NjY2MzYxMzMsMTc2MTM4MTg3MjAyMw==

财务系统的技术门槛远高于业务应用,因为它必须在实时性与稳定性之间保持平衡、在效率与合规之间找到最优解。当 AI 真正开始改变费用管理、风控判断与协同模式时,这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意味着一个时代转向:

财务数字化从“流程自动化阶段”迈入“智能分工阶段”。

这也是本届大会讨论 “L5 级无需报销” 方法论的价值所在:不是 All in AI,而是 可量化、可复用、可验证的企业级智能实践路径。财务难题,从来不是一个“系统问题”

过去十年,企业财务的数字化建设一路加码:上系统、上流程、上审批、上风控,财务人被裹挟在一次次“数字化改造”之中。然而成本在升、人没少、流程更长,但效率和风险控制却并未迎来质变。

合思创始人兼CEO马春荃在会上直言,95%的企业AI项目不成功,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流程没改。许多组织只是生硬地将AI植入现有流程,而不是围绕AI特性重新设计工作方式,导致技术与业务脱节。

get?code=OTU5ZTZmZDA5ZmZlYjkzOTJjOGQzYzJmOWVmZjhlMTksMTc2MTM4MTg3MjAyMw==

他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某企业每年报销金额约 1000 万,但为了确保不出风险,人控、审单、内控管理、合规风控系统加上人力薪资,一年成本接近 170 万。换句话说,为了避免几万块钱的损耗,组织却付出了十几倍的流程成本。

在连锁行业,这种问题尤为明显。每开一处门店,就需要配一名会计,因为有大量原始单据要查、要录、要对、要走流程、要对账。马春荃直言“这合理吗?”

当然,不是没人尝试改变:流程整合过、审批集中过、共享中心也试过,但结果仍然是熟悉的老问题,流程更集中了,但组织效率瓶颈仍在;系统更多了,但重复劳动并未减少。数字化在不断做加法,而企业财务早已到了做减法的阶段。

过去两年,企业提倡降本增效,但该裁的裁了、该优化的优化了,但成本仍然降不下去。

可见的人力成本可以优化,可谈判的系统预算可以压缩,可外包的流程可以集中。但这些动作做到极限后,剩下的都是碎片化、隐形且不可见的成本。

例如,一张单子多次流转带来的流程磨损,重复审查、重复核对、重复传递导致的时间浪费,审批链条长造成的信息延迟,人治而非机制带来的合规风险。

这种碎片化成本,系统越堆越多反而越难看见、越难治理。

企业真正缺的不是“更高级的系统”,而是“新分工逻辑”。流程与人力的分工逻辑没有被重构,数字化仍停留在“工具换代’,没有进入“生产关系重建”。

这就是为什么智能费控会在 2025 年被推到财务变革的前台。不是因为它“新”,而是因为它第一次有能力真正触碰这个行业最难的部分:把风险前置、把流程减法、让降本突破肉眼极限。L5级无需报销,让财务回归核心价值

如果说过去的数字化是在“为人武装工具”,那么 AI 的出现,则第一次让企业有机会反过来“为工具重写分工”。财务的改变,不是从功能升级开始,而是从角色和职责的重新划分开始。

在大会中,合思展示了智能费控产品使用及流程。我们发现,财务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强大的系统,而是一套能够自动判断、自动协同、自动闭环的智能分工方式。只有分工逻辑改变了,流程才能做减法;只有流程做得足够轻,人效、协同成本、合规成本才可能出现量级变化。

过去为了避免风险,财务必须加制度、加流程、加审批,再加人来盯流程是否被严格执行。

结果却是流程变慢、成本变高,每一个审批节点既像刹车,也像摩擦源,而企业既嫌慢又不敢放手。

get?code=Njg2NGVlZjA2ZWU1MmQzNTU2ZWMwODQ2ZDY3OWU3NWUsMTc2MTM4MTg3MjAyMw==

大会上,与会嘉宾现场体验合思AI产品功能,风险识别不再需要等到“事后审”,而在流程启动的第一瞬间就完成判断。以云海肴为例,每月门店需清洗两次油烟机,过去门店人员可能通过减少清洗次数获取报销费用,而现在只需要上传一张照片,系统就能判断油烟机是否真正被清洗过。甚至如果图片被P图过或者重复上传过,系统也能轻松识别。

当风险可以被系统自动识别时,流程就不必层层加码。企业第一次有机会摆脱“以防错为核心的人治流程”,转向“以风控为目标的机器判断”。流程的减法由AI提供能力,逻辑由风险治理模式的改变决定。

过去系统越多,流程越“闭环”,但协同并没有变轻。多个系统之间仍然互不理解、互不流转,财务人不得不充当“解释器”和“搬运工”,在不同系统间重复输入、重复校验、重复确认。

合思L5级无需报销解决方案,不再让每个系统“各说各话”,而是从业务意图开始理解流程,再由系统自动匹配该走到哪里、找谁协同、何时闭环。

流程不再依赖人去“推”,而是依赖智能去“走”。当中间环节减少,流程自然变短,协同摩擦自然降低,隐形成本自然下降。

财务存在的最高价值,从来不是做报销、做流转、做对账,而是做判断、做决策、做风控、做增长建议。然而现实中,大量财务人却被流程工作捆住手脚,疲于执行而难以抬头看经营。

合思L5级无需报销的意义在于,是把执行性的、重复性的、机械判断性的任务从人身上剥离,让人重新回到有判断、有增量的工作中。当人从流程中解放出来,财务角色才真正有机会回到经营中枢,而不是被困在流程末端。

总之,AI不是增强财务,而是解放财务。当风险由机器盯、协同由系统跑、时间还给人,财务才能真正实现降本、提效与价值回归。合思智能费控让降本变成可量化

企业过去谈降本,财务疲于救火,却无法回答最关键的问题:流程自动化,到底节省了多少钱?审批加速,到底缩短了多少决策时间?合规风控,到底减少了多少风险成本?

德勤与合思联合推出的《财务管理新纪元:世界一流企业的智能费控卓越之道》白皮书显示,企业在费用管理上最大的痛,不是“做的慢”,而是“看不见”“看不清”。55%的企业认为他们缺乏数据分析能力;45%的企业认为审批周期长;还有24%的企业认为数据不透明,合规风险高。

这说明一件事:在智能费控没有介入之前,降本是感觉;在智能费控介入之后,降本变成数字。

采访中,CEO马春荃分享了一个消费品公司的案例。过去,这家公司每月需处理数万笔供应商发票,每笔发票都必须多人复核,导致财务人员加班频繁,流程效率极低。

合思智能费控上线后,AI能够自动识别重复发票、异常金额、合同条款不符的数据,合思AI填单实现0手动输入,99%准确率,冗余复核和跨部门沟通环节大幅压缩。

结果不是“省了几个人”,而是释放了更大的隐形成本。财务团队从日常“检查票据”中解放出来,可以专注于分析供应链成本、优化采购决策。企业第一次看到了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的ROI。

德勤亚太审计与鉴证数字化赋能和AI主管合伙人金科在采访中,提到了另一家制造企业,以前财务数据滞后一周以上,部门经理做月度成本分析时往往依赖手工整合报表,耗时长且易出错。智能费控系统上线后,实时汇总生产、采购、库存和销售数据,管理层可以在当天获取全链路成本分析报告。

这意味着决策周期缩短,企业能更快调整生产计划、库存策略,甚至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时做出快速反应。智能费控的价值不仅在于降本,更在于把“延迟决策”带来的机会成本转化为可量化收益。

在反腐层面,合思智能费控也作用显著。合思产品负责人分享了时尚服饰企业的案例,合思智能费控识别出了员工长期“酒店报销异常”行为,这是过去人工审核多年都没有抓到的漏洞。合思预置3000+财务合规规则库,配合智能匹配,让合规成本清晰、风险成本归零。

所以,智能费控带来的并不是“自动报销”那么简单,而是:把成本可见化、把效率量化、把风险前置化。

正如与会嘉宾所说“智能费控就像企业开通了‘财务雷达’,以前靠经验扫雷,现在雷达自己报警,我们只需要调度。”

企业真正落地智能费控后,获得的不止是自动化,而是一套能够不断复利的ROI体系:成本更低、效率更快、风险更可控。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九牧AI卫浴大战:强敌环伺下,短板如何补?
« 上一篇 10-26
下一篇 » 10-26

相关内容

财务数字化新时代:智能费控回归核心价值
九牧AI卫浴大战:强敌环伺下,短板如何补?
双11进入AI赛点!抖音电商的进取与隐忧
大润发双11疯狂购物节盛大开启 真诚促销重塑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