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比亚迪三季度的阳谋:用百亿研发赌明天,利润下滑只是阵痛?

10月30日晚,比亚迪正式交出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而这份财报则呈现出一个复杂的对比画面:第三季度营收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

这是比亚迪近年来罕见的单季度收入负增长。然而,比亚迪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超5500亿元,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面对国内新能源车市的集体“踩刹车”,比亚迪这份营收利润双降的财报背后,又暗藏哪些转型信号与增长潜力?

get?code=NjAzZTVjM2U1YmNjOTFjMmJhM2MxMGQ2NTEzMDVmNzEsMTc2MTg5NzA0ODE1Nw==

业绩短期承压,深层韧性是否依旧?

财报显示,除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双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8.45亿元,同比下降27.42%。截至今年9月末,比亚迪的总资产为9019.25亿元。

作为行业领军人物的比亚迪,其盈利能力的下滑直接反映了当前新能源行业面临的集体挑战。

纵观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2.75%;归母净利润233.33亿元,同比下降7.55%,这表明整个企业正经历利润率的调整期。

从销量来看,比亚迪第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有迹可循。今年7月至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幅逐月放缓。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9.63万辆,同比下降约5.52%,这也是公司年内首次出现销量同比下降。

整体来看,今年1—9月,比亚迪全球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比亚迪方面表示,前三季度销量完成全年460万辆目标的70.87%。

而销量下滑与行业整体渗透率增速放缓不无关系。据国信部专家分析,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的提升节奏明显放缓。

中国金融信息网数据显示,相较于2024年比2023年跃升12.5个百分点,2025年1至9月的渗透率增幅已收窄至不足4个百分点。

然而,在这些看似消极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积极因素。第三季度,比亚迪净利润环比增长23%,毛利率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核心经营指标向好趋势明显。

此外,三季报显示,比亚迪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金额明显下降,且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进一步缩短,显示其正在构建更为协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并未因利润压力收缩战略投入。销售与管理费用同步增长,分别增长11.2%和23.0%,三费合计占营收的比重达到13.7%,比去年同期的13.0%又高了0.7个百分点。

这也印证其渠道扩张与品牌升级的投入,如加速海外门店建设、高端品牌“仰望”渠道铺设等。

此外,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增至437.5亿元,同比激增31.3%,超过同期233.33亿元的净利润。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200亿元。

这一比例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凸显其技术立身的长期主义。例如,刀片电池、CTB车身一体化等技术的迭代,以及智能驾驶芯片的研发,均为未来差异化竞争埋下伏笔。

行业拐点已至,比亚迪押注多元布局

如今的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真正迎来了“冰火两重天”的转折点。

相关行业数据显示,一季度行业平均利润率仅3.9%,比普通制造业还低1.7个百分点,超过40%的经销商处于亏钱运营状态。

尤其,政策端更是出手为价格战“踩刹车”。

今年7月,工信部、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约谈各大车企,核心信息是“停止无序内卷,停止打价格战!”这标志着新能源车从“政策补贴喂大”的红利期,正式迈入“成熟规范”的新阶段。

面对行业拐点,比亚迪正通过多元布局寻找破局之路:

海外市场成为其重要增长引擎。今年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达70.16万辆,同比激增132%,远超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

目前比亚迪产品已覆盖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在巴西工厂下线了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并在东京展全球首发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并同步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

对此,花旗最新研报预计,比亚迪今明两年的销量将分别达到467万辆和539万辆。其核心驱动力是高端品牌的持续增长、在插混领域的绝对技术优势、更完整的产品矩阵和强劲的海外销量增长。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也带来显著效果。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200亿元。年内,比亚迪先后推出了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技术。

高端品牌矩阵快速增长。虽然整体销量面临压力,但方程豹、腾势、仰望品牌的销量达到233422辆,同比增长83.5%,表明比亚迪在品牌向上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智能化车型也成为销量主力,自2025年初推出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截至9月累计搭载车型销量已突破170万辆。

比亚迪在9月份获得了公司高级副总裁及其他32名核心人员的集体增持,合计增持金额达5232.78万元,这一举动向市场传递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可见,在看似不尽如人意的财报背后,比亚迪正悄然切换增长动能。摩根士丹利预测,2026年比亚迪海外销量将达160万至180万辆,按年增长68%至89%。

结语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40%,市场从“增量抢夺”转向“存量博弈”。特斯拉的降价攻势、蔚来等新势力的技术突围,以及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均加剧行业内卷。

而比亚迪的全球化与高端化尝试,实为行业竞争升级的必然选择。尽管海外基数较小,但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工厂逐步投产,便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解码海信视像三季报:技术破壁重构价值,中国显示从跟跑到引领
« 上一篇 11-01
“体育外卖”悄然兴起,现存体育培训相关企业超4.4万家
下一篇 » 11-01

相关内容

资本市场,被潮玩“坑”怕了
零食界“蜜雪冰城”将至?鸣鸣很忙三年狂飙九倍营收与利润,正携1.6万店冲击上市
从预选赛到突围赛,Robotaxi双雄竞速“第一股”
国产机器人大跳迈克尔杰克逊舞蹈,现存相关企业近100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