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谢宁掌舵的南京银行,只是表面风光

075b689a15f54eaaafc79dd8df996f3d~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09221552418796D9F4AA0B78A4D1B8&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1KKc91KTou0YCL0uFWenpYDhhgk%3D

(图源:官网)

作者丨蒋拓

出品丨牛刀商业评论

在南京银行一把手谢宁掌舵下,这家万亿级银行迎来了资本的考验。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内部划转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4.01%,紫金集团及其信托子公司增持后合计持股达13.02%,南京高科持股逼近10%监管临界点。

b980b33b379c42e58a72173285f4a7ac~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09221552418796D9F4AA0B78A4D1B8&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aowU4zLEPsyg7QHDRTUHREWVjL4%3D

(图源:媒体报道)

三大国资股东年内增持金额累计超百亿元。然而这只是表面风光,在股东增持与业绩增长的光环下,南京银行的合规漏洞与内部治理危机悄然浮现,公司总体治理方面,还谈不上乐观。繁荣表象下的隐忧

南京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净利润近年来保持了稳健增长,成为城商行阵营中的重要参与者。

截至2025年6月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成功突破2.9万亿元关口,较上年末大幅增长11.96%。

核心存贷款业务同步扩张,存款规模达1.64万亿元、贷款规模达1.38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9.98%和10.41%,资产负债结构持续扩容。

5f62c6649596432d8516e7856c8e6f8d~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09221552418796D9F4AA0B78A4D1B8&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3sOevhif2lBkVSyrFvN775k%2BArs%3D

(图源:公司财报)

盈利端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4.80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126.19亿元,同比增长8.84%,营收与利润的双增态势,看似勾勒出良性发展的图景。

然而,在这份亮眼业绩背后,南京银行的经营基本面已暗藏多重风险隐患,且部分问题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凸显。

从资产质量来看,尽管整体不良贷款率仅同比微升0.01个百分点至0.9%。

7a55202e0d4f494ba6633d4b9255cd5d~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09221552418796D9F4AA0B78A4D1B8&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kpMpxK4hu%2FC%2Fo0QWE5iyujjN8r8%3D

(图源:公司财报)

表面维持低位,但细分数据已释放出风险信号,损失类贷款金额从上年末的40.99亿元增至47.28亿元,成为不良贷款中风险程度最高的部分。

个人贷款领域风险加速暴露,不良率攀升至1.43%,较上年末增长0.14个百分点,涵盖住房抵押贷款、消费贷款及个人经营性贷款的多维度风险,反映出零售信贷业务风控体系面临挑战。

更值得警惕的是,作为抵御风险核心缓冲的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大幅下降23.62个百分点至311.65%,风险抵御“安全垫”持续变薄,应对潜在不良反弹的能力被削弱。

盈利模式的稳定性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南京银行的业绩增长对债券投资收益存在明显依赖,2024年上半年曾凭借债券市场行情,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暴涨477.9%,这种“靠天吃饭”的盈利模式在市场波动中极易失稳。

2025年上半年,随着债券市场回调,南京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骤降60.13%,直接拖累非利息净收入表现,也印证了此类收益的不可持续性。

而监管层此前已针对银行过度依赖“炒债”盈利的模式发出明确警告,南京银行的盈利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

资本实力的不足则进一步制约着发展空间。截至2025年6月末,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63%、11.07%、9.47%,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商业银行同期平均水平,且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偏低,不仅限制了其资产扩张速度,更削弱了风险抵御的核心能力。这些隐忧若未能妥善化解,或将对南京银行长期稳健经营构成实质性冲击。合规漏洞频发

南京银行近年来在合规经营与内部控制领域暴露的问题日益凸显,监管罚单的高频次出现与违规行为的反复性,折射出其内部风控体系存在明显短板,且尚未形成有效的整改闭环。

从监管处罚数据来看,2024年全年,南京银行及旗下分支机构累计收到14张监管罚单,罚款总额高达758万元,其中12张罚单直接指向信贷业务违规,占比超85%。

违规事由涵盖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严、贷后管理流于形式、贷款资金脱离约定用途挪用、通过不正当手段虚增存贷款规模等核心信贷环节,反映出南京银行在信贷全流程风控上的薄弱。

进入2025年,这一局面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截至8月中旬,南京银行及分支机构已新增至少4张监管罚单,违规问题仍集中在过往高频发的信贷领域,说明其合规风险管控并未形成长效机制,部分业务部门对监管要求的执行存在敷衍应付,内部整改仅停留在表面,未能从制度层面根除违规隐患。

具体来看,信贷业务的违规呈现出“多环节、高频率”的特点,在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环节,多家分行因未严格核实企业经营状况、未跟踪贷款资金流向,导致大量流动资金贷款被违规挪用至房地产、证券投资等限制性领域。

在贸易融资领域,多次出现办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及信用证业务,不仅违反了“真实贸易背景”的监管底线,更可能引发资金空转、虚假贸易等连锁风险。

此外,为满足业绩考核指标,部分分支机构通过“以贷转存”“虚存虚贷”等方式虚增存贷款规模,破坏了金融数据的真实性,也加剧了自身的经营风险。

4cedd2a6a75e402eab84e07ecbe56b7f~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09221552418796D9F4AA0B78A4D1B8&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uZ5dTkceD900O9tU%2BJTC56FG2mc%3D

(图源:江苏证监局)

除信贷业务外,南京银行在基金托管这一表外业务领域的合规漏洞也于2025年暴露。1月,江苏证监局对南京银行出具警示函,指出南京银行基金托管业务存在多项严重违规:

一是投资监督与稽核管理职能未实现有效分离,形成“自我监督”的内控失效局面,无法及时发现托管基金的投资违规行为。

二是部分核心岗位人员缺乏足够的从业经验,专业能力不足以应对基金托管业务的复杂风险;

三是投资监督系统功能不完善、业务流程存在明显缺陷,难以对托管基金的投资范围、比例限制等进行有效监控。

四是在托管业务相关住所变更后,未按规定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违反了信息披露的合规要求。

这些问题表明,南京银行在跨业务线的合规管理上存在“重信贷、轻表外”的倾向,对非信贷业务的风险重视不足、管控不力。内部管理失序

南京银行在经营发展中,不仅面临外部合规监管压力,内部管理层面的漏洞更成为制约其稳健运营的关键瓶颈,从员工行为管控失效,到核心业务风险暴露,再到高管薪酬引发的市场争议,多重问题相互交织,凸显出南京银行在精细化管理上的短板。

be7ee4d9de4c4b8d9a772461336fee8a~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09221552418796D9F4AA0B78A4D1B8&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E69wOqudaRXC9XU6LB61eXsR71E%3D

(图源:江苏证监局)

在员工行为管理这一内控“最后防线”上,南京银行的失职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4月,南京银行扬州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监管部门处罚。

86eb9d12c2bc4620947cf067eaac1453~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09221552418796D9F4AA0B78A4D1B8&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8zeMmHvSvE%2B1QKobquxc7MSiB60%3D

(图源:监管公告)

除了业务与管理风险,南京银行高管薪酬与业绩表现的匹配度问题也引发市场广泛争议。

从薪酬水平来看,南京银行高管薪酬在城商行乃至整个银行业内均处于前列,2024年数据显示,共有9名董监高年薪超过200万元,其中副行长宋清松薪酬高达231.63万元,其他多位副行长薪酬也接近223万元,这一薪酬规模远超同期部分同类城商行高管水平。

但从业绩匹配度来看,这样的高薪并未完全对应稳健的经营成果,2024年以来,南京银行面临资产质量承压、盈利模式不稳定、资本充足率下滑等多重挑战。

2025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骤降60.1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经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高管薪酬却维持高位,未能体现出“薪酬与业绩挂钩、与风险联动”的原则。

这种“高薪低绩”的反差,不仅引发投资者对薪酬合理性的质疑,也可能削弱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剧内部管理矛盾,不利于银行长期激励机制的构建与稳定发展。

未来,南京银行若想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直面这些问题,夯实核心资本,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优化盈利结构以减少对市场行情的依赖,强化内控合规,以杜绝屡罚屡犯的窘境,并确保业务扩张与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

唯有将短期业绩与长期稳健相结合,才能真正回报国资的信任与市场的期待,在金融强国建设中行稳致远。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海尔:家电基本盘“稳”中藏忧,生态扩张路“险”象环生
« 上一篇 10-28
9月22日黄金投资策略:把握金价波动机会,新手止损与平台选择指南
下一篇 » 10-28

相关内容

海信洗衣机接入日本量贩巨头Edion 日本智能家居普及率仅为13%
便利店的生存规则“瓦解”,已经从日本开始了
张黎刚如何面对爱康国宾扩张的“后遗症”?
三季度净利涨近50%,M5销量破亿,九号公司智能化战略步入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