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手机质保调到36个月,会对行业造成怎样的冲击?

2月17日,中国信通院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2.72亿部,同比下降22.6%。其中5G手机的出货量为2.14亿部,同比下降19.6%。

这则数据打破了一些手机行业内的美好幻想:5G时代的到来,并没有涌现出一波新的换机浪潮。

这预示着智能手机在发展二十多年后,以当前技术条件能带给用户的体验已达到一个顶峰,很难再有新的想象力。相比以往,以苹果为例的新机一经发布,消费者就年抛型换机,市场已回归理性。

新的市场环境带来两个新趋势。一是低价机市场的萎缩,国内手机厂商纷纷步入高端化,并在出货量缩减的情况下,开始着手挖掘相关业务长线服务的价值;二是指出了一个新需求,市场需要性价比更高的手机。

而在“高端化”的浪潮下,性价比与价格无关,指代手机寿命。长线的服务与长久的使用,新的趋势在这一点上出现了共鸣。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开年魅族推出了36个月的手机质保服务。

市场苦手机寿命久矣

2月21日,魅族开放自己新品魅族20系列的预订,并附带一条消息:参与预定活动,并在首销当天购机的用户,将获得新品长达36个月的质保服务。

09b7be7901544376a7d9252c8745031c~tplv-tt-shrink:640:0.image?traceid=20230302143506860FE6741D4C058E3B52&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IImK4r6i89tvbK8oKvjAMfUa%2Beg%3D

在以往的质保服务中,手机行业普遍规定质保在12个月以内,包含小米、三星、苹果在内,绝大部分企业都遵守这一规则。2021年一加推新品时曾对质保服务时间进行延长,也仅仅只是增加到24个月。

12个月的行规来自于国家“三包”政策的强制要求,迫于售后维修的成本压力,手机厂商大多仅恪守着这一“合格线”,并未多做文章。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旧的规则已然开始不太适用起来。

包含IDC在内多家机构预测史上最长换机周期将要来临,全球智能手机换机周期将达43个月,中国智能手机换机周期预计增加到34个月。相比五年前中国智能手机换机周期的18个月,几乎是延长了一倍。

但厂商却没能及时回应这一市场变化。国际市场调研公司YouGov 2022年调查报告显示:包括中国用户在内,全球40%的消费者都有过对“手机使用寿命”的担心。并且,在发达市场中仅有29%的消费者认为手机企业在确保产品耐用方面“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

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过质保后的手机维修价格要普遍高出消费者心理预期。“手机买得起,修不起”成常态,尤其是在厂商纷纷踏入高端化的节点,手机实际使用寿命的多久,成为了消费者消费的重要决策点。

在手机越来越贵,售后越来越“受罪”的业态下,近些年相关舆情在不断发酵。

2022年11月,人民网曾发文《业界:手机厂商平台积极解决售后问题 满足消费者合理诉求》,指出近年来手机质量问题备受关注,手机行业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领域之一。

魅族此次对手机质保时间的调整,并非是迎合新品发布的一个“临时举措”。其实早在2019年,魅族Note9就曾提供过长达24个月的质保服务;魅族17系列首发时,同样提供18个月的质保周期,并在2022年宣布,旗舰在售机型质保周期统一延长到24个月。

通过质保,传递品质,成为了“小而美”的魅族对抗各大品牌的核心方式。巨量引擎在2022年对各大手机品牌核心用户群体的换机选择调查中,魅族成为了核心用户品牌忠诚度最高的手机品牌,和其他品牌拉出明显差距。

时隔两年,魅族这一次对“行规”的打破,在笔者看来会造成两种影响。

首先,当下的手机市场,低端手机市场萎缩,高端手机成为了存量竞争的主战场。在更长时间才换机的市场习惯下,手机的品质,成为了消费者下定决心买一款高端机的决策关键。相较于无形的品质把控,质保服务的时间成为消费者看得见的品质保障。魅族36个月质保,或将成为打破以往“12个月质保”桎梏的关键。

其次,后端售后的营收压力,将转移到前端的品控上。针对这次魅族20系列的品质把控,魅族透露将采取“车规级标准打造”,新增30000+ 项软硬件质量标准考核。官微表示:“ 魅族20系列引入了A公司(苹果)、H公司(华为)同级别严苛品控标准”。

98d90fb7d598457e8503c76ba6d650dd~tplv-tt-shrink:640:0.image?traceid=20230302143506860FE6741D4C058E3B52&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2B4mGeOXI%2F%2BVBg%2FbS%2FhTlp6SLJ%2Bc%3D

在未来手机市场竞争中,将会形成新的局面,即立足质量,进军高端,售后作保,品控为先。

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更大的市场想象空间。当用户使用一部手机的时间变得更长时,手机的商业模式延伸出了另一种新的可能。

车手互联,一场双向奔赴的尝试

魅族科技的董事长沈子瑜在2022年7月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战略投资签约仪式上对媒体表示:“帮助魅族撕掉小而美的标签,扩大行业影响力,融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潮流。”

而首先链接的对象,就是和魅族最有渊源的汽车。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尝试。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评价过:“不造手机,相当于钥匙在对手手上。”在绝大部分场景下,手机都是中心的入口,以蔚来为例,一半以上用户使用苹果手机,但iOS系统对汽车行业很封闭。

这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来,现在高端车型与手机大多支持UWB高精度无线载波技术,但接口的不互相开放,导致了用户体验的割裂感。作为中心入口的手机不进行深度绑定,汽车互联智能化的想象力就会受到遏制。

二来,手机的出货量和吸引客流的能力远强于汽车,同品牌的产品无疑会拥有着更完善的配套服务体验。在生态圈的概念下,消费者购车的决策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对于没有自己手机品牌的汽车厂商,这始终是个隐患。

而作为链接中心的手机,近些年在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浪潮下与多个硬件有过互联,如智能家居、手表、眼镜等。但很多“互联”的实际效果有限,并没能有效释放智能手机拓展的额外功能。

汽车是手机最理想的链接载体。上车后,汽车的智能屏能自然承接手机先前的动作,下车后,智能手机能成为管控汽车的专属遥控,对汽车状态进行远程监控或使用。如在上车之前,提前设置好空调温度、导航目标等。

以魅族FlymeAuto车机系统为例,可以进行小窗或分屏操作,多屏协同下,汽车的功能性将被进一步放大;此外,据爆料,FlymeAuto似乎能与搭载Flyme系统的手机协同,对手机APP进行直接读取,双方的链接更为自然。

魅族关于“车手互联”新的商业故事目前已露出不少端倪。如在这次预定活动中,用户有机会赢取新机或领克汽车1年使用权。

结合2022年12月魅族在魅友大会上宣布将在三年内完成1000+家体验店的未来规划,并且在今年就将先完成400+服务中心的铺设。魅族服务车企的最后一块拼图“线下渠道”也已落位。

36个月的质保时间下,以品质换取用户使用时长与信任,魅族将在高端手机与车手互动等多个领域,拥有多个讲述向上新故事的机会。

作者:丢酱

文章来源:松果财经(公众号:songguocaijing1)旨在提供活泼、深度的财经商业价值解析,做一个有态度的行业观察者!


本文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
传音控股:滞留在第三世界中的非洲机王
« 上一篇 04-19
瓜子大王稳住基本盘,洽洽食品做对了什么?
下一篇 » 04-19

相关内容

增收不增利,阿斯利康面临新挑战
“广进计划”中的特斯拉,加码驱动Robotaxi能否迎来新未来?
“氢山”行者们“组团”赴港,细分小巨头国富氢能也去了?
Q1营收利润大涨,“高端性价比”成三只松鼠未来的最大“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