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资产首次突破5000亿元,兰州银行表面风光

a870b3bab6f940db995cc541a67cf715~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1010095607637C7504568E33483B66&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rr2gktJN0hqQWnihhNlsnBg1RnM%3D

文丨夏一鸣

美编丨李成蹊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2025年上半年,兰州银行(001227.SZ)迎来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

资产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97.42亿元,较年初增长4.82%,正式跻身中型银行行列。

作为扎根甘肃的区域性城商行,该行同期在省内保持着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存款余额3733.12亿元,省内市场份额12.02%,稳居全省第一;贷款余额2573.82亿元,市场份额10.17%,位列全省第二。

不过,在规模扩张的光鲜表象下,兰州银行却陷入“甜蜜的烦恼”。

该行出现 "增利不增收" 的矛盾现象,同时资产质量管控压力依然较大,在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然而,这些问题已成为阻碍兰州银行向中型银行稳健发展的关键瓶颈,亟需破解。"增利不增收" 凸显收入结构隐忧

2025年半年度财报数据勾勒出兰州银行经营的矛盾图景: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录得9.52亿元,同比微增0.87%,延续盈利增长态势;但营业收入却呈现1.86%的同比下滑,降至39.21亿元。

ab3877fba76645238da0a06ab680f63f~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1010095607637C7504568E33483B66&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DQe7e4BiNHOWgJwceVJLPONKPfs%3D

(兰州银行2025年半年报)

这种 "增利不增收" 的背离现象,暴露出其收入结构存在明显短板。

拆解收入构成可见,作为银行营收"压舱石"的利息净收入成为业绩下行的主因。

上半年兰州银行利息净收入30.29亿元,同比锐减8.13%,减少2.68亿元。

财报显示,尽管业务规模调整带来2.33亿元正向贡献,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收益率与成本率的双重挤压,最终造成5.01亿元的净损失,生动诠释了息差收窄对银行盈利空间的侵蚀效应。

此外,非利息收入同样陷入增长困境。

兰州银行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3亿元,同比下滑13.49%,其中理财业务、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降幅高达27.23%,成为业绩拖累的核心因素。

从收入占比看,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仅3.91%,较上年同期下降0.52个百分点,显著低于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头部城商行7.83%的平均水平,凸显其在中间业务领域竞争力不足,尚未形成有效的多元化收入缓冲机制。

面对收入压力,兰州银行管理层在半年报解读中给出了破局方案:一方面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着力压降负债成本;另一方面拓展收入来源;上半年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3.42%至9.32亿元,便是非息收入拓展的重要成果。

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推动成本收入比降至29.93%,较年初下降1.37个百分点,成本管控效能持续提升。

值得警惕的是,兰州银行净利润增长存在非经常性因素支撑。

上半年因国债、地方债等非应税收入增加,所得税费用录得-0.85亿元,同比减少1.02亿元,降幅达603.10%。

但市场普遍认为,投资收益的高波动性与税收优惠的不可持续性,使得该行盈利增长面临考验。

若利息业务与中间业务无法实现实质性突破,净利润的持续增长或将难以为继。不良率居A股上市银行首位

除了收入结构问题,资产质量仍是兰州银行需要直面的重要挑战。

7625c50f9ba34dfea5754fc16474a17a~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1010095607637C7504568E33483B66&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987p3s7OPtSIr1tTVgfwWWVzjYU%3D

(兰州银行2025年半年报)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81%,尽管较往期有所收窄,但仍显著高于2025年二季度末城商行1.03%的平均水平,且在已披露半年报的42家A股上市银行中,连续三个季度位居不良率榜首,资产质量压力不容忽视。

对此,兰州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高晓明回应称,“我行对标优秀上市银行,按照《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坚持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严格资产质量管理分类”。

但从贷款结构与资产质量的匹配情况来看,不同业务板块呈现出"分化"特征。

作为兰州银行贷款主力的公司类贷款(占总贷款比例76.31%),资产质量呈现改善趋势,当期不良贷款率1.74%,较2024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从行业投向看,该行对公贷款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中房地产业与建筑业贷款占比居前,不良率分别为1.70%、1.33%,均控制在全行整体不良率以下,未形成额外风险敞口。

与之相反,个人贷款业务成为资产质量的"薄弱环节",风险持续攀升。

a1566cd1d1054090a6a5bbcec2a673cc~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51010095607637C7504568E33483B66&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jn1az9EoZT1GqIH48ddN4BkK6rE%3D

(兰州银行2025年半年报)

截至6月末,兰州银行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高达4.3%,较上年末上升0.36个百分点;信用卡业务不良率2.85%,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两类业务不良率均大幅高于全行1.81%的平均水平,成为拉低整体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

对此,兰州银行管理层在风险管控专题会议上明确表示:"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立身之本,我们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整治个贷业务风险。"

据悉,兰州银行下一阶段将深化 "清收为主,多元施策" 的不良资产处置体系,在延续转让、核销、重组等传统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结构化交易、反委托处置、对公单户转让等创新路径。

此外,该行还将着力打造专业化清收团队,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处置效能,全力筑牢资产质量防线。规模与质量需协同突围

产规模跨越5000亿元大关,不仅标志着兰州银行彻底撕掉“小型银行”标签,更意味着其正式迈入中型银行发展新赛道。

这一里程碑式突破,为兰州银行带来资源整合效率与市场话语权的双重跃升机遇。

然而,透过半年报披露的经营数据不难发现,该行正面临 “增利不增收” 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个人信贷业务潜藏的风险压力。

这警示着兰州银行:规模的快速扩张并不等同于高质量发展,在中型银行的激烈竞争中,业务结构的均衡性与风险管控的精细化,才是制胜关键。

摆在兰州银行面前的三大攻坚课题亟待破解:

如何在稳固省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推动利息业务由 “规模驱动型” 向 “效益驱动型” 转型,有效缓解息差收窄压力。

如何通过中间业务创新突围,缩小与头部城商行的差距,构建多元化收入增长极。

如何精准施策化解个贷业务风险,将不良率控制在行业合理区间。这些挑战,无疑将成为刘敏行长及管理团队下一阶段的核心攻坚方向。

市场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唯有实现规模增长、收入优化与质量提升的协同共进,兰州银行方能在中型银行的激烈角逐中站稳脚跟,走出一条契合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果大家有关于中泰信托吴庆斌、建华建材、深圳优制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郑能欢、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贾黛舒、句容市人民法院赵剑岚、南京市鼓楼人民法院刘桂占的相关新闻线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联合其他媒体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点报道。
黄金第三浪启动?现货黄金平台推荐:认准这3点,新手也能稳踏牛市
« 上一篇 10-10
未来十年全球二手家电复合增长率13.15% 倍科松下成双引擎?
下一篇 » 10-10

相关内容

抖音算法破局:梁汝波能打破AI同质化吗?
强如韩国医美,也开始讲究性价比了
外宾接待量激增75%!华住集团2025双节酒店业务全面开花
2025年的普通人的黄金避险配置指南!金盛贵金属一文讲清